古詩詞的魅力在于因讀者不同,所解析出來的詩詞意境也不一樣:這關乎個人的文化底蘊深淺、對當時歷史理解的多少,以下僅是筆者的解析,如有補充,可在評論區加以描述,感謝!
1、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的詞牌上一篇文章剛剛給大家介紹過,這里就不再啰嗦了。
上片:驛站外的斷橋邊上,梅花正寂寞的開著,暮色已至,并無人問津,已經很是可憐了,不曾想此刻又下起了雨,這苦難的梅花啊又要遭受風雨的捶打。這片主要描寫黃昏時分梅花孤零零的承受著風雨的摧殘的實景。為下片的喻情做好了鋪墊;
下片:梅花并無意與眾百花爭先斗艷,也并不在乎那些花的妒忌。即便有朝一日凋落于地上,被碾為塵土,梅花也會照常的發出絲絲香氣。寫出了詞者當時官場的孤立遭遇,側面反襯出詞者的與世無爭,不與反對派茍同,縱然被欺壓、嫉妒、排擠,也始終保持自己不屈不撓、忠貞報國、不畏強權的高風亮節的精神。
2、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牌介紹
聲聲慢,詞牌名。雙調,上片十句,押四平韻,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韻,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
創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眾所周知,李清照后期作品詞調以憂傷為主,本首詞也不例外,相傳作于南渡以后,國家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人世間的苦痛,于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
筆者賞析
上片:我總感覺心里面缺些什么,于是一早起來就開始尋找,可到頭來卻什么都沒有找到,低頭思慮之間,便覺得自己是如此的孤單。北方家鄉已被金人所占,而如今南下時又喪了夫,沒有了家人和丈夫的陪伴,周圍的一切變得冷冷清清。這乍暖還寒的時節,是身體最應該注意的時候了,捧起了眼前的兩盞淡酒,紅唇微張,即便飲了它,又怎么能抵御掉這早晨的冷風呢!正在我憂郁思故之時,那從北方歸來的大雁正好從眼前飛過,此情此景,這是多么的熟悉啊!不禁又讓詞人想起了年輕在家鄉時與丈夫趙明誠的甜蜜日子了。
下片:這滿園的菊花在這個清冷的季節已經慢慢凋零,花瓣兒散落了一地,這季節還有誰能來這里采摘這些花呢?唉!就如今天的我一樣,身邊沒有一個人相伴,寄居在這空靈靈的院子里,每天獨自站在窗下,又怎么能熬過這漫長寂寞的長夜啊?黃昏已至,那淅瀝瀝的小雨打在株株梧桐樹上,這情景,一個愁字又怎么能說的盡呢!這幾句詞毫無遮掩的寫出了詞人晚年孤苦清冷的處境,也寫出了詞人喪失家園后不得已南渡又失去丈夫后的悲涼心情。
注:
本文系“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
意在傳播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