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山東威海大二的女學生小卞,這個暑假勤工儉學,像往常一樣送外賣。
這天,一個女顧客點了一碗17塊錢的面,這名同學拿了餐,匆匆地趕到小區,發現電梯需要刷卡才能乘坐。
于是,她就給客戶撥了個電話,很客氣地詢問對方,能否幫忙刷電梯卡,或者選擇其他方式取餐。
但是沒想到的是,對方譏諷中羞辱道:我們這個電梯,你們送外賣的是沒有資格坐的。爬幾層樓怎么了,你是沒長腿嗎?
只好忍著委屈,爬著樓梯把面送了上去,她以為這并不順利的一單算是結束了,正準備繼續奔赴另外一處。
就在這時,她剛走了幾分鐘,又接到了那個女顧客的電話,你現在馬上滾到我家門口來。女孩嚇得連手上的這單都沒送完,掉頭就回去了。
可等待她的是,從門后扔出來的那碗面湯水灑了她一身,還有就是劈頭蓋臉的痛罵,你送來的菜都這樣了還怎么吃?這么大也不去上學送外賣會送嗎?
剛剛自己把面送給對方的時候是完好無損的,只是如現在已然無法求證了。她只好息事寧人地向女人道歉,提出再給對方買一份兒。
女人惡狠狠地說,我給你五分鐘,否則投訴。跑回面館兒,就連商家都質疑他們的包裝非常嚴密,送餐的距離也很近,怎么可能潑灑呢?可是還是忍氣吞聲了,自己又買了一碗面。
但是她的禮貌,謙卑,忍讓換來的依舊是女人的不依不饒,兇神惡煞的催促。電話一個接一個,拿到面仍然是不停地罵著。終于,在接連的謾罵當中,這名學生崩潰了。
可是她不敢告訴家人,不想麻煩朋友,只能將無處發泄的眼淚,悄悄地流在了新注冊的并無人關注的社交平臺上。她說,但凡你有選擇,別當外賣員,真的很委屈。
其實20歲的年紀,并不是一個脆弱的姑娘,有的時候工作遇到不順心,她也非常的樂觀,告訴自己這都是歷練,哪怕擰電瓶車油門的指根都已經磨出了老繭,自己從沒有抱怨過,但是吃得了苦,熬得住累,卻終究是敗在了一個素昧平生之人的惡言上。
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就是習慣這樣對外賣員,讀著大學悠游自在,就可以罵因為疫情管控無法送餐入校的外賣小哥。
我們有些人就是習慣這樣對服務員,在安靜的書店高聲讀英語,工作人員上前善意提醒,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就可以指著鼻子罵他,你信不信我抽你。
對待清潔工,在國外待過十多年,得過獎學金,拿過博士學位,回國被高校高薪聘請的堂堂大教授,在路上遇見垃圾車擋住了,自己的道之后,就可以把清潔女工打得,滿臉是血,揚長而去,還不忘了罵上兩句,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有沒有素質和有沒有高文憑一點關系都沒有,有些人真正是骨子散發的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
對乘務員的心情不好,就故意的把食物扔在地上,你干的就是這活兒,該要飯你就得要飯。
對農民工夫妻省吃儉用,只想給孩子買人生當中第一件耐克。店員卻一把搶過他們剛剛挑好的衣服,像是嫌棄弄臟了衣服一樣。
可是這些還都是被拍下來的,被報道了的,而在文字和鏡頭之外的呢?很難想象3.15是怎樣打假維權的。
人多數時候只關心自己,有了互聯網之后,對熱搜話題和國際大事又總是頭頭是道,但是對隔壁的鄰居,身邊的陌生人都懶得抽時間和精力去關心。
可是這個世界上,從來不會因為我們在網上,在高處,在眾人面前講了多少大道理,釋放了多少不接地氣兒的慈悲而變好。
這社會的世道變好,就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從不隨意刁難每一個普通的外賣員,快遞員開始,從尊重,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平凡的服務員,乘務員開始。
從我們學會不鄙夷,輕蔑地路過那個不夠體面的清潔工或農民工開始,從我們對身邊的人多一些關心和耐心開始。
你的樣子就是這個世界的樣子,每個努力的人都應該被尊重。
我是明明,請記得,世界和我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