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棟
口渴的時候,
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紙杯喝水,
和用精美粗樸的土陶杯子喝水,
都一樣。
但是,
多數情況下,
我們的日常器物,
不應該只用廉價的東西,
還需要珍藏幾件有品質的器物,
讓生活更有溫度和品質。
1
去年在新疆南部旅行時,有一天從阿克蘇“神木園”回來的路上,臨近中午,路過一個維吾爾族的傳統村鎮,一行人決定在這里找地方就餐。找到一家環境還可以的小餐館后,大家進屋坐定,點了些新疆拌面。等面的時間,我出去逛逛,想買點烤包子給大家先吃著。
環視四周,看到餐館對面的路邊,一張大床放置在一棵大楊樹下,床上坐了三五個維吾爾族老人,圍著一個短腿小桌子,用一把銅壺在喝茶聊天。靠近小餐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賣烤包子的小攤位,一個新疆的小伙子,在一個土爐的旁邊,和面做包子。我走近后,簡單聊了幾句,買了一袋子包子準備帶回去。突然想起這樣的偏遠小鎮,會不會有賣特色工藝品的小店?就隨口問了問小伙子。
小伙子很實在,能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帶著維吾爾口音,熱情的跟我講:“在這個地方沒有工藝品賣的,你要想看工藝品,我家里有,有機會可以拿給你看,不過那都是我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我們不賣的。” 停了一下,他又接著說:“維吾爾族人家里,一般都會有幾件好東西的,都是家傳的寶貝,不會賣的”。
回來查了資料得知,維吾爾族、藏族以及其他在歷史上以游牧生活為主的少數民族,由于沒有固定的房舍投資,都會把財產用在宗教信仰和生活器物上。我們在一個維吾爾族朋友家里一起宰羊烤肉的時候,看到主人宰羊用的小刀,是品質極好的“英吉沙小刀”,切甜瓜的小刀,也是刀把都磨損但仍然鋒利的英吉沙小刀。在其他方面,一把銅茶壺,或者一套中亞制造的靜美錫器茶具,都是很常見的。
可以想象,在并不特別追求華屋和奢侈生活條件的游牧民族普通人家里,一件用過多年、被摩挲的包漿渾厚的銅壺,一把鑲嵌了珠寶鉆石牛角的精美小刀,或者一件很昂貴的祖傳工藝品,幾件珠光寶氣的昂貴飾品,在他們相對簡單的生活環境里,都會帶來極大的感官享受。無論什么民族,一件有品質的器物,帶給人的精神愉悅和享受都是相通的。
2
有個朋友在莫斯科念書,快要放假回來了。正好妻子最近準備買一套進口化妝品,在對比完國內專柜的價格和海外價格后,看到懸殊太大,就準備拜托她幫忙帶一套回來。
晚上在跟這位朋友聯系的時候,妻子說,很多品質特別好的東西,像香水和化妝品之類,即便是國際大牌,價格也還好了,不見得那么貴。這一類東西用起來消耗的很慢,買一次可以用很長時間,所以,平均下來一算,其實用高品質的名品,性價比是很高的。青春的時光很有限,人不能光想著“等有錢了”再去享受一些高品質的東西,在這方面一味的欠缺和得不到滿足,可能帶來心理上一些很不好的感受,生活質量也會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只有見過,用過好東西,才會了解什么是好的,才會鑒別出好東西為什么好。有對比,也才能在日后不同的場合,在面對好的和不好的東西是,立即分辨出二者的區別。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出于經濟原因,習慣了消費低檔的物品,習慣了去油膩膩的小餐館吃飯。但很多時候,很多高檔的地方,環境美妙的地方,不見得消費就遙不可及。經常去街邊的小店呼嚕呼嚕吃頓撈面條沒關系,偶爾到有現場鋼琴演奏、環境氛圍美妙的地方吃頓牛排,也不見得會給經濟狀況帶來多大影響。
改變一下使用的器物,和所處的環境,人的心情也會大為不同,思維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更關鍵的是,這些對不同環境的認識、體驗和對器物事物的認知,集合到一塊,叫做“見識”。見識這個東西,凸顯在生活和事業打拼的時候,可能就像電視劇《歡樂頌》里的邱瑩瑩和曲筱綃,當小包總安排她們入住一間高檔酒店時,一個大開眼界欣喜若狂,一個司空見慣云淡風輕。
聊到這個話題后,我補了一句:
我們的長輩,從祖父輩開始,在兵荒馬亂里過活,就希望過上更好的日子,用上更有品質的器物,過上更有品質的日子。到父母這輩,遭遇歷史動蕩,物資匱乏,含辛茹苦,生活的一切重點基本都圍繞著子女來轉,大部分父母一輩子辛辛苦苦不懂不會也不愿享受生活。如果到我們這一代,還是秉承著這樣的傳統,那我們就活的太失敗了,讓父母也太失望了。
3
假如是一瓶香水,用高品質的原版香水,和用地攤買來的冒牌貨,可能會給人帶來有哪些不同的體驗,不妨做個主觀的總結:
地攤貨香水可能帶來:
劣質的感覺,假冒正牌會讓人有種莫名其妙“做賊心虛”的感覺;
買回來之后可能就不敢用,不想用,討厭用,進而否定自己,討厭自己;
帶來的是自卑的感覺,覺得自己沒有魅力。
因為用的東西不咋地,做事情的時候可能也會受到負面影響,束手束腳,不敢開拓,不夠自信。
因為一件劣質的物品,可能帶來一系列“生活糟糕”的惡性循環狀態。
高品質的原版香水可能會帶來:
很有品質的感覺,每一次使用都會充滿享受;
買回來之后會一直用,充滿魅力的香氛會讓自己感覺充滿自信和個人魅力;
好的產品帶來積極的影響力,手頭的用品和物品品質都很高,所以,我無論做什么事情,也要做出更高的質量和品質;
購買好東西需要花更多錢,所以賺錢的動力可能更大——賺更多錢,買更好的東西,體驗更棒的感覺,帶來良性循環,人也會更快樂更成功。
青春,就像衛生紙,看著挺長,用著用著也就沒有了。所以,趁年輕,還是要用點好東西的,不要讓廉價的東西,消耗了你的青春。不要寄希望于品質的生活在未來,它應該在每一個當下。
寫到這兒,
發現此處如果插入一個香水廣告,
該是多好啊——
然而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