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流行斜杠青年,在百度百科上,斜杠青年是這樣解釋的:斜杠青年來源于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生活中,我就遇到了這樣兩位斜杠青年。一位是名95后,創業者。認識他是在一個培訓班上,老師提到了斜杠青年,然后要我們做自我介紹,他是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他說:“我喜歡魔術,是位魔術師,經常在各種活動中表演魔術,而且今年剛教滿200位學員。我喜歡攝影,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最難忘的是去年一個人去了西藏,拍回了很多西藏的風景大片,特別是小微單拍出了星空的照片,很有成就感。我還是快樂大本營的威亞老師,大家去看快樂大本營都需要買門票,我每次去還能領工資,還有盒飯呢。最后,我是一名創業者,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專門做同學聚會的策劃、攝影攝像,后期制作。”當他說完之后,我們都感覺這是位特別有趣的小伙伴,生活豐富多彩,多才多藝,與他成為朋友,一定也特別有意思吧。
第二位是在一個沙龍的活動中見到的一位嘉賓,那天給我們分享葡萄酒知識。他從葡萄酒的起源,葡萄的種植、種類,到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到葡萄酒的類別,各種葡萄酒的區分,再到葡萄酒的選酒與儲存,最后到怎么品鑒,都講解的非常詳細和生動,而且PPT做得特別漂亮,聽完他的分享能讓一個從來不懂葡萄酒的人,變成一個對葡萄酒有一定專業認識的人。然后最讓我們意外的是他的自我介紹,他說:“當我說完前面這些內容之后,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是做葡萄酒的銷售或是代理的呢?答案是:我不是,我只是一個喜歡喝酒的設計師。”當時聽完他的介紹,在場的觀眾都感覺特別震撼。一個設計師,能把葡萄酒的知識講解得那么專業,甚至他的葡萄酒知識可能都超過了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那他是個多么有趣的人呀。
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都在說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其實就是做一個斜杠青年。有自己的專業,然后有自己的愛好,并且把自己的愛好鉆研成一門特長。比如我自己,我的本職工作是做財務,我喜歡跳肚皮舞,喜歡寫作,如果我能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成為一個肚皮舞的表演者,成為一個有公眾號的寫作者,那我也成為了斜杠青年,成為了一個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