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幾天”冰花男孩”的余溫未涼.
卻意外發生一起一令人揪心到窒息的事件。
江蘇泰州黃橋的一位媽媽因為丟失一部手機打死了9歲兒子。
1月5日下午,喬喬拿著媽媽的手機,出去堆雪人的時候,不慎把媽媽的手機丟掉了.
事后,哭著在雪地里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
晚上,媽媽陳某將喬喬手腳捆住,嘴巴用膠布封上,用木棒,從晚上6點斷斷續續一直打到11點.
最后喬喬趴在沙發上,說想喝水.陳某端來水喂他,結果水從孩子嘴邊流了出來,灑在衣服上,陳某認為孩子在”裝死”,又對孩子一陣棒擊。
打累了的陳某,把孩子抱回臥室,孩子說了一句“媽媽我不想看到你”,陳某就轉身回到自己屋里睡覺去了。
次早,陳某來到喬喬房間,發現孩子跌落在地上,便打了120.可惜孩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醫護人員發現,孩子從臀部到背部有大片青紫,判定是由外力擊打造成休克致死,便報了警。其母陳某已于11日被警方逮捕刑拘。
據悉,喬喬的爸爸長年不回家,也不給家里經濟補貼。家里的一切開支都由陳某自己支撐。
鄰居也反映經常聽到喬喬被媽媽毆打的哭喊聲,可是孩子從來不跟外人說起.別人問起喬喬身上的傷是怎么回事,喬喬只說是自己磕碰的,沒有承認是媽媽打的,也不許別人說媽媽的不好.
面對喬喬對媽媽的袒護,陳某對孩子的作為令人發指.
8日上午積雪融化了以后,有鄰居在孩子堆雪人的地方發現了喬喬遺失的手機。所有人都痛哭流涕,心痛不已。覺得不可思議.
2
為什么因為丟失一部手機就把自己的兒子打死了呢?
有人說是因為喬喬的媽媽陳某心理出了問題,由于婚姻的不幸和生活的壓力,讓她在矛盾發生時應急能力差,造成情緒失控,孩子的過失在媽媽心里被無限放大。所以就將不良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了。
無稽之談!這是在給無良無知無責任找了一個貌似袞冕堂皇的理由。
喬喬的爸爸,這個始終沒有出現的人,已經把家庭責任拋到九霄云外,或者說他本就不知道責任是何物.
而喬喬的媽媽更是一個悍強凌弱的敗類。不要說她只是心理出了問題,她的問題在于根本就不愛孩子,只是把孩子看作累贅包袱,把他當作自己對生活不滿的發泄口,一個可供暴力發泄的物件,不然怎會把孩子手腳捆綁,膠帶封口呢?
“你嫌孩子丟三拉四,那你有沒有教育孩子引以為戒,以后要小心仔細呢?”
“你心疼手機,那你有沒有第一時間去和孩子再仔細找一遍呢?”
你只是終于逮到了一個可以大肆發泄,以圖快感的機會。這樣沒有人性的人不配做媽媽,簡直是對這個稱呼的褻瀆。
我為女性同胞里出了這個異類感到羞恥。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馬卡連柯(蘇聯)
3
這并不是一個極端的個例。
祥祥今年8歲,平時比較調皮好動。
這天媽媽爸爸吵架,兩人都沒有做飯,孩子餓了,就拿了爸爸的錢出去買出去買吃的.
爸爸突然發怒,一把揪過孩子一邊打一邊吼,“還偷不偷錢啦!”
孩子想跑沒有跑掉,反而打的更厲害了,腦袋,肩膀,屁股,最后一把把孩子推到,孩子磕在地上,逃回臥室反鎖了門。
第二天媽媽回來找孩子,發現孩子在反鎖的臥室的地板上,停止了呼吸。
死因是顱內出血。
發現孩子的問題,沒有先詢問原因,也沒有教育孩子正確的做法,就這樣劈頭蓋臉的一頓狂揍.
父母吵架孩子何干?這又是一個因為摩擦,矛盾,不順心,把火氣撒到孩子身上的慘例.
其實這就是一種怯大壓小,暴戾恣睢的狀態.
在同樣身板的成人面前,怕吃虧,打不過.
就把所有怨氣發泄在比自己弱小的人的身上.
“反正他能怎么樣?”
“反正他也打不過我.”
在這種猥瑣的令人鄙夷的心態驅使下,人性良知就泯滅了,所以自己的孩子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因為我的孩子只能依靠我,他別無出路,所以我能肆無忌憚的打罵他.”
這是一種被扭曲成畸形的責任感,遺憾的是目前還有人沒有醒悟過來.
責任并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作出反應.--------弗洛姆
4
家庭是世間最美麗的景象.----盧梭
可是在一個家庭里發生這樣的慘劇,無疑是最讓人痛心的.
對于那些“社會暴力”我們會視如敝屣,---“流氓習氣,素質低下!”.
對于那些“校園暴力”我們會嗤之以鼻---“熱血方剛,青春莽撞!”.
那“家庭暴力”呢?難道就要披上一層因為有”心理問題”,所以我”無能為力”的保護傘嗎?
讓施暴者能以“生病了”,博取一絲絲的同情嗎?
就連“幼兒園虐童”事件里的主角”施暴幼師”都在人性道德層面上被萬人指責,噴的體無完膚.那“暴力父母”憑什么以病態自居?
不!絕對不可以!
暴力父母的根本原因在于施暴者不懂得什么是父母責任!
至于怎樣梳理情緒,那是你提高自我質量所需要學習的認知,在這之前首先你得知道自己什么身份,應該干什么.
從你踏入婚姻,組成家庭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毫無聲息的承擔起了養育家庭,保護家庭的責任.不管你愿意與否.
在你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你更是被法律以及道德賦予了神圣的責任和義務.
撫養,保護,教育,引導.這才是你應該做的.
對孩子來說,家庭應該是歇息的場所,培養豐富的人性的土壤,以及明亮無比的孩子之夢的溫床.-------------池田大作
請各位暴力父母自省!別讓孩子不想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