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好用的ide一大堆, 高級的編輯器也不少, 但論裝逼在vim面前沒一個能打的. 雖然一直用sublime, 但其實在終端里面用到編輯器的次數還是蠻多的. 稍微學學vim的基本用法有百利而無一害啊.
和普通編輯器不同, vim的操作大都要快捷鍵按粗來. 如果快捷鍵記得不牢, 就連基本的刪除復制粘帖都做不到.
vim的模式
vim分為幾個模式, 有:
1.insert 模式, 可以像普通編輯器一樣編輯文本(主要就是打字)
2.普通模式, 一般編輯器里是沒有的, 用來做一些操作(用Esc在insert模式和普通模式間相互切換)
3.命令模式, 像是是普通模式下的一個功能吧, 普通模式下按下<Shift + :;>鍵, 會在最下角出現一個小冒號, 可以在里面輸一些命令.
vim的基本操作
總結一下剛剛學會的vim操作
1.hjkl ?在文字間移動可以用上下左右, 當然vim推薦你用一種奇怪的方法, 在普通模式下用hjkl移動. h往左移, l往右移. j往下, k往上. 看起來很奇怪, 實際用起來也很奇怪. 不過據說這樣可以讓手一直處在鍵盤的工作區..... 我好奇難道移一下手這么短的時間也會影響'開發效率' 嗎?
2.w e ?向后移一個到個詞的開頭和結尾. 不得不說這確實很好用, 定位的時候很快. 可惜不能定位中文詞.
3.x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的那個字符, 當然在insert模式里可以用<Backspace>刪除字符
4.:w ? ? ?write, 就是普通的保存
5.:q ?quit
6.:!<something> !代表強制進行某項操作. 舉個栗子 !w 強制寫入, !q強制退出, !xxoo 強制xxoo....... 另外, !wq是一個固定搭配, 就是存盤后退出啦.
7.dd ? 刪除當前一行, 并添加進粘帖板里
8.p ? paste,
9.0 和 $ 相當于home和end鍵, 一個到行首一個到行尾. 在macbook這種沒有home和end鍵的筆記本上可能會比較有用. 不過為什么到行首的快捷鍵要在到行尾的的右邊啊, 老是一不小心就弄反了
10. u undo
11.gg和G ?到文本的開頭和末尾
12.:bn和:bq 打開多個文件的話可以切換文件, 類似于sublime里面的<ctl-pageup>/<ctl-pagedown>
13.y 拷貝 也就是復制..
14.v 可視化, 用來選擇一段文本用的, 具體功能和普通記事本里用鼠標選中是一樣的.
15.:new 創建另一個文件,可以當多窗口來用~
16: <ctl+N> 自動補全出現過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