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空談
? ? ? ? ? ? 《明日之子創作》之觀后感
? ? ? 專家點評:相似度有但是沒有“活”起來,精細的節奏上做了處理。總體來看都太保守了,創作要更大膽嘗試,不怕失敗,更野,“晉美”就是無所畏懼。
? ? ? 這些00后的孩子還是真的是令人刮目相看!有的人一天11個小時都在工作室搞創作,有的甚至已經有600萬的粉絲,有的是家傳第三代音樂人,有的是除了音樂之外就是護膚,有的是顏控自己設計服裝。
? ? ? 回想起來,《黑怕女孩》《中國好聲音》《脫口秀大會》這一系列的活動是給大家的機會都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初心不變,堅持朝著目標前進,自己的夢想方向努力……
? ? ? 總會守著云開見月!這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在這么小的年紀已經是成功人士透露出來的專業技術,天賦異稟,加之不懈努力!成功指日可待,他們只需要一個平臺打造一個機會展示自己。
? ? ? 這么多年,已經走到了成功的邊緣!想一想我要是不情緒化嚴重,沒有這么大的內耗頻仍,不是作家也是教育家,或者早就是有名的心理學家。迷迷糊糊地走了這么多年過去了,目標堅定不移才是硬道理。
? ? ? 最近剛進行了一次腦暴,我們通過回到每個個體對未來的想象和具體期待,共創了2035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場景,以倒推我們現在該做點什么。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的《2050年的教育,會有哪些不同》這篇文章非常棒。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赫拉利這種異常獨特的思維方式,我覺得除了其所處的人文環境,他每天練習冥想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可以幫助大腦不同腦區之間的溝通,對信息的整合,產生很多遠距離聯想,使他超出普通作家的想象力,也帶來更深度的思考。
? ? ? “如果某個人向你描述21 世紀中葉的世界,聽起來像是一部科幻小說,那么他很可能是錯的。但如果某個人向你描述21 世紀中葉的世界,聽起來一點兒都沒有科幻小說的意思,那他肯定是錯的。雖然我們無法確定細節,但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切都會改變。未來的重大改變,很有可能改變人生的基本架構,讓“不連續性”成為最顯著的特征。”
? ? ? “人一生之中的各個接縫處可能出現裂痕,不同時期的人生也不再緊緊相連。“我是誰”會變成一個比以往更加緊迫也更加復雜的問題。”
? ? ? “你在25 歲的時候,交友網站上的自我介紹可能是“25 歲的異性戀女生,住在倫敦,從事時尚業的工作”。但到了35 歲,就變成“年齡調整中,非特定性別,新大腦皮層活動主要發生在‘新宇宙’虛擬世界,人生的使命是要前往其他時尚設計師未曾踏足的領域”。仰望天空,腳踩泥坑,實實在在篤定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