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已經下載了很多久,一直沒有看,兩個多小時的整段時間對我來說非常的奢侈。最近沒什么美劇可以追了,就在下班的地鐵上打開了這部廣受好評的影片。
影片的開頭有點喜劇片的意思,一開始營造了一種滑稽有趣的場景。想要兒子繼承自己的摔跤技術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夫婦在試驗了周圍人們的提供的各種偏方之后,依然未能如愿得到一個兒子,四個女兒逐漸長大,他的為國爭光的夢想也隨著不斷消逝。掛在墻上曾經的榮譽象征也被取下,放在了木箱中,只留下一面空空的墻面。
兩個Y頭一次爆打了鄰居兩個男孩,讓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重燃了希望,夢想女兒們能贏下全國冠軍。從此不顧家人及周圍人群的反對,開始了對兩個女兒的特訓。
在經歷了各種磨難之后,大女兒吉塔終于站上了國際比賽的領獎臺,獲得了冠軍。在吉塔的成功路上,她可以說擊敗了很多的魔鬼。
第一個魔鬼就是印度的傳統思想:重男輕女。一開始她們姐妹兩人是不愿意練摔跤的,爸爸的特訓讓她們疲憊,鄰居們異樣的眼光讓她們自卑,還有周圍同齡人的嘲笑。總之她們在傳統觀念的壓力下,差點就放棄了。直到有天參加了朋友的婚禮。婚禮是熱鬧的,但是她們的朋友卻一直是一張悲傷無奈的表情。直到人群散去,姐妹兩人向她抱怨父親如何折磨她們的時候,她才哭著說出了自己的無奈,也是印度女孩們的無奈。能有機會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或許是父親想給與她們的最珍貴禮物。姐妹倆認識到自己不希望走上普通印度女孩那種一成不變的人生道路,于是重新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去。要讓別人不在鄙視、嘲笑、反對自己做的事情,不是靠嘴去說服別人,而是靠努力,靠行動讓別人認可你。在爸爸的幫助下,吉塔摔跤技術逐漸成長,經過安排參加了和男孩們的無數次比賽,用自己的戰績贏得了眾人的喝彩。
第二個魔鬼就是各種欲望。原本生活在小村子的吉塔一直都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之下不斷進步。但當她了來到了體育學院的時候,周圍的朋友帶她嘗試了很多新鮮事物,在這些新的誘惑下,她沒有保持原有的刻苦訓練的精神,放松了,滿足于全國第一的位置,不再進步。
第三個魔鬼就是錯誤的教練。當你的老師不對的時候,她有些迷失了,放棄了原本老爸教他的那些技術,屈從于權威,也讓她無法在國際大賽上獲得勝利。國家隊的教練實在讓人客氣,他表現出了國家體制下的體育教練政績心里,在錯誤的訓練方式不見效的情況下,甚至為了成績讓吉塔改組別。電影中的體育局領導也是一樣的心里,手里握點權利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沒有責任心的教練,可以說就是罪犯,浪費了運動員的青春年華和血汗。
第四個魔鬼是對父親的依賴。從小都是父親訓練他,在場別指揮她比賽,并伴隨她一路來到了國際大賽的決賽。但決賽開始的時候,場邊的椅子上一直空著,父親被人陷害,關在體育館工作間無法現場指導她比賽了。在逆境中,她只能靠自己,靠著強大的信念,她終于創造奇跡,完成逆轉取得了冠軍。如果此時內心不夠強大,是不可能實現逆轉的。
一開始我還覺得這個父親確實有點神經,非要讓女兒練摔跤。后來隨著女兒們觀念的轉變,我才理解,每一個決定都是有原因的,并不光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也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