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因為值班、疫情所以哪兒都不能去,就計劃著讀二本書,一本是《天道》,另一本則是《孩子你慢慢來》?,F在基本上讀了《孩子你慢慢來》,也有了一些感悟,就嘮叨嘮叨幾句吧!
對于龍應臺先生的了解,僅僅局限于《目送》里面的一句膾炙人口的話: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的背影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很少用心的讀龍先生的文章,這次,也是很隨時的從書架上抽出來這本《孩子你慢慢來》,主要還是覺得這本書比較薄,能快看完。
大概花了三個下午的三個小時,就讀完了。龍先生用一種很隨意的方式記錄著與孩子們的相處,記錄了自己為人母后失去的自由和人生其他可能性,記錄了孩子們的貪玩,記錄了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也記錄了自己與孩子們的斗智斗勇。雖然孩子們的吵鬧,很多時候讓她無法安心寫作,但更多的是表達了她很喜歡母親這個角色,很喜歡在照顧孩子們的日常中,感受孩子們的成長。
在書中,龍先生與孩子們講故事的畫面,教孩子清楚的認識世界,都和我們的生活那么的相似。一直以來,作為媽媽的我,對兒子的貪玩,不愛學習,經常對他大吼大叫,我一直在反思,這樣好嗎?讀完這本書,也讓我明白,雖然吼罵孩子不好,但這是教育孩子的必要手段,因為孩子們由于心智不成熟,很多事情是需要大人對其約束,如果只生他而不教育他,人生價值也不會太大。
作為媽媽的龍先生,作為一個那么有名的作家,也會對孩子咆哮,也會責罵孩子,也會要求孩子少看電視,也會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教育孩子要獨立思考。這些都給我在教育孩子上有了一些思考。
對于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人生的學習關鍵期,必要的要求和約束少不了,今天學習很苦的埋怨,總好過以后一無所成的埋怨要強的多。雖然現在很多人說,不要讓孩子那么累。其實,有一句話說的話,我也是長大后才覺到,悟到的道理。吃不了學習的苦,那必須就要吃生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