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久沒有正經寫文了
大約1個半月之前,湊齊了4個人決定開始啃《深度學習》這本書,中間伴隨了痛苦和低效。現在看,只能屬于泛讀了一遍。不過還好,也是給自己敲了一個醒鐘,一直以來對自己要求太低,太得過且過了。
因為要學習,工作上就傾向于應付,導致第一季度考核時被批沒有成果。身在公司這個體制下,還是得遵循內部的規則,若想兩者兼顧,對我來說太難。
肯定是借口,就這樣,每周的寫作就落下了。
要用什么心態對待寫作?
這幾個月經歷了好多事情,時間也過得飛快,快的我一如既往的害怕。
發現思考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真的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了。思考結果的對與錯,深與淺,快與慢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方方面面。所以,若寫作是思考的好輔助的話,就要認真的繼續下去。
針對寫作還是有些困惑的,比如寫的時候美滋滋,瀟瀟灑灑,實際做起來那個費勁巴拉,痛苦要死,這樣的矛盾怎么破?
越是跟現實脫離開來,就越不切實際,不想寫。
只能多思考,多行動,再寫?
要結合無腦和天馬心空
快30了,感覺到時間的寶貴了,也感覺到了自己日常的自欺欺人,興許真的就會這么碌碌無為下去了。
也該有妥協的地方了,比如必要的自律和有限的精力。由于懶惰而排斥的自律是有必要的,甚至健康無腦的自律更是利大于弊,如早睡早起,少食多餐,持續運動,持續學習等。至于每一天有限的精力,則是需要注意時間的分配和時間的高效利用,更有重要事情的選擇性解決,要有邊界。
至于天馬行空,則是不要被現狀,條條框框,世俗給束縛住,要始終相信和期待好奇和創意的力量。多去看看行業在發生著什么,也要去看看國外又是什么樣子。認真走好當下的路是沒有問題的,但也不能因此而丟掉有趣的初心,更不要讓自己變得無趣。
閃念:不想接觸無意義的新的人
為什么突然有這樣的想法了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若是只會有片面之交的話,是不是干脆不要認識會更好一點?哈哈,感覺有點偏激?
就見那么一次,還要客套,對方的價值觀和既定思維邏輯下的行動又會互相影響,基于這些,我得出了上述的結論。若再概括一點,就是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