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真能做到么?
沒有誰可以一開始就做好任何事,但是這也不代表能做好的那些人就一定有什么過人之處,他們只不過是比別人練習的次數更多,更能夠忍受前期做得不好的階段罷了。
2.我們太重視短期結果,而忽視了長期成果。
而長期來看,每天細小進步的積累,到最后爆發出來的一定是巨大的能量,很多時候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但是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反過來的,希望每一天都能體會到長期才能看到的進步,而對于長期能帶來的收獲又會過度低估,最終導致早早放棄。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失望其實都是自找的。拿一些注定不合理的標準去要求自己,不被生活和時間打擊才怪。
3.一切都是暫時的,包括你的拙劣。
如果想明白所有的笨拙都是暫時的,內心的壓力就會自然小很多,而我們也可以因此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做事本身,而不是一味地憂慮。
4.每條路都不會白走,每一步造就今天的你。
我們經常說隔行如隔山。其實真正相隔的,只是底層入口售票處,越往上走,運用的能力、才干都越來越接近而且越熟悉。這也是為什么大家說——一切努力都不會白費,都是相通的。這不是雞湯。當你理解了能力三核,他們說的其實是:只要你曾經在某一個領域努力練習過,你提升的技能和才干都不會白費,可以遷移到未來。
5.不屈不撓可能只是你對自己狀態的清晰理解。
對周期的深入理解,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在我看來,所謂的不屈不撓,所謂的堅持不懈,可能只是對自己身處某個周期階段十分了解,所以他們才能容易地做出決定。
6.對周期的認識十分必要。
如果你不能認識到周期的特點,那么你就無法正確的面對目前的失敗,從而否定自己的努力,放棄之前的計劃,做出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