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一起半年多,多半在拌嘴中度過,都不肯讓步,各自覺得自個兒才有理。就這樣總能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
我嫌他不夠體貼,不懂照顧人,不能多替我著想。他說我不夠溫柔。
應了韓寒的那句話:聽過許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明知道,兩個人能相遇相識相愛不容易,在一起需要相互體諒。可是站在女孩子的角度想:既然在婚前你都無法包容我的小任性、不能寵我如初,那么,我無法想象婚后會是什么樣的狀況。
如此,是否就是人們常說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呢?
我曾問過一朋友,你覺得安全感是什么。她思索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怎么說誒,比如,不管他在外面玩或者加班到多晚,我知道他不會亂來,并且知道多晚他都會回來。
沒有很動人語言來描述“安全感”這個詞,卻讓我深深的懂了,那是一種信任,且不會被辜負的信賴。
我們之所以爭吵,沖親密的人發脾氣,是不是也是潛意識里的信任呢。因為相信,即使我面目可憎,有些無理取鬧,他應該知道我想表達的吧,應該會懂的吧!
事實,我發現我的情商跟年齡是不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