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入冬了。
? ? ?這幾天降溫,總算有點冬天的架勢了。騎車行在路上,總能看見學(xué)生穿著厚外套,步履匆匆往學(xué)校趕,口里呼出的熱氣升騰并且往后飄,像燒開的水冒出的熱氣,讓后邊的人在寒風(fēng)中感受到一絲絲暖意。車子行到上路街,在那狹窄的街道,你還隨處可見女子在仙氣飄飄的古井邊,打水、泡衣服、捶衣服,略見古老的砧板上,搗衣聲似乎讓你回到了溪水浣衣的時代。
? ?就在那暮色中,路燈下,我看見一個上了年紀(jì)的女人,手里拎著一只木桶,因為有重量的緣故,她的身體不自覺的往一邊倒,使得那只手能把木桶拎空。不知道怎么的,我突然就想到了我的媽媽。
?在我記事時,我們一家還生活在老家。那是一個距離縣城比較遠(yuǎn),并且交通不是那么方便的一個小鄉(xiāng)村。每家每戶都靠著依山的貧瘠的水田種水稻,收獲的糧食來維持一家?guī)卓谌艘荒甑纳睢6壹遥驗闋敔斈棠谭旨也还降木壒剩值降乃飻?shù)量少,而且要么都是干旱的,要么就是積水嚴(yán)重的,種一季的水稻并不能滿足一家一年的生計。所以家里養(yǎng)了幾頭豬。
?豬圈離家比較遠(yuǎn),步行要10分鐘。每到冬天,爸媽都會在傍晚時,把山芋剁成塊,然后摻雜一些泡在大池中的山芋藤,放入鍋里,加水煮的咕嘟咕嘟,然后把一鍋的豬食盛到豬食桶里,畚兩大勺糠拌在一起,然后一前一后兩只桶,由我媽媽挑到豬圈去喂豬。那應(yīng)該是豬一天到晚最期盼的時刻吧?因為每次媽媽打開豬圈門,那些豬們就一只只爭先恐后到爬門板,嘴里發(fā)出“呼嚕呼嚕”的大聲,似乎在討好媽媽,以此掙得更多的豬食。這時候媽媽就會一邊舀豬食到槽里,一邊說:吃吧,吃肥了,肉多,過年就好過啦!那時候,媽媽挑著豬食桶,那有勁又略顯吃力的模樣,深深刻在我腦海中,一輩子都抹不去了。
?媽媽個子矮小,但是模樣漂亮。我曾經(jīng)在一個同學(xué)家看到過一張合影,是我媽媽讀小學(xué)時和幾個同學(xué)的合影。那時的媽媽,梳著一條長及腰的大辮子,放在身前,眼睛大大的,雖然個子小,但是在眾多的人中,你還是能一眼認(rèn)出來。可是你能想象,就是這樣矮小的身子,那時候卻是家里的頂梁柱之一。
?媽媽閑聊時,總愛跟我們回憶她做姑娘時的往事。那時的她,離開學(xué)校后,就開始了人生的另一中生活方式。冬天天還未亮,一輛三輪車,一把柴刀,一根麻繩,一盒飯,媽媽就出發(fā)了。去干嗎?到步行兩個小時開外的山上去砍柴火——炒茶柴。早晨出去,在荊棘叢中跋涉一天,砍一車子柴火,回到家已是燈火萬家了。吃好晚飯,磨刀,準(zhǔn)備第二天再次出發(fā)。我難以想象,那時的姑娘,原來干的是漢子的活。
?嫁給爸爸后的媽媽,活了一段更加艱辛的歲月。直到我小學(xué)畢業(yè),這段歲月才終結(jié)。爺爺奶奶重男輕女,看到出生的我是個女娃,便氣憤不已。從此不管是語言上還是做事上,總是給媽媽難堪。媽媽說有一次她甚至已經(jīng)走到水塘邊準(zhǔn)備尋死了。生活給予了媽媽這樣的女子多大的磨難,讓一個那么有生命力的女子起了尋死的念頭?世間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我永遠(yuǎn)無法體會那時候媽媽內(nèi)心的痛苦和無助。但是命運總還是不那么絕情。為了生活得更好,我們一家四口,搬家到了距離縣城很近的郊區(qū),開始了新的生活。從此,中稻、種西瓜、種冬瓜、種毛芋頭......媽媽似乎開啟了她生命中的勞作閥門,以充滿希望的架勢,種一切當(dāng)時可以賣的莊稼,然后在收獲時,由爸爸在凌晨兩點騎自行車帶到集市上賣掉。就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和姐姐慢慢長大。
? ? 生活越過越好。
? ? 媽媽,越來越老。
? 如今的媽媽,已然看不出做姑娘時那美麗動人的模樣,臉上圈圈的皺紋,縷縷白的頭發(fā),看東西越來越模糊的眼,越來越難以咬動硬東西的牙齒......生活回饋媽媽的原來就是這樣的東西。可是媽媽卻總是滿足地說:“人都要老的,別人都羨慕我,有這樣兩個女兒,家庭和和睦睦。”媽媽的心,總是那么容易滿足。
? 如今的媽媽,繼續(xù)著帶大兒女的任務(wù),幫我這個女兒帶小孩。古老的兒歌,家訓(xùn)口訣......在媽媽那日漸老去的嗓音里,我聽出的,有生活給她的磨難,也有她對下一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