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拆讀一本書《如何高效學習》。
《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主要講關于整體性學習,整體性學習指的是看待知識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任何一門知識都不會單獨存在,是與方方面面的知識聯系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說建立各自知識間的聯系。
有人問愛因斯坦:“相對論是什么?”愛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邊一小時,就感覺像一分鐘,而夏天你在火爐旁坐上一分鐘,感覺就像一個小時,這就是相對論。”愛因斯坦的比喻很形象,深奧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
懂得整體性學習策略的人,他并不認為學科之間的界限是那么的清晰,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其他知識相聯系。學習是一個整體化過程,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化為一個整體,構造一個完備的體系,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怎么幫助我們在知識間產生聯系?要學會拓展,書中講到的三種拓展方式:
深度拓展,知識的背景探究,更好的了解知識的來源。
橫向拓展,同類或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
縱向拓展,完全不相關的事件產生聯系。能產生聯系,總有某種類似可類比的地方。
不斷地拓展,不斷地編織一張關于知識的大網。
本書主要內容。
1.
關于整體性學習的基本概念。
整體性學習正好與機械化學習相反,前者強調的是知識聯系,后者不知道知識的變通。知識的學習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學習任何知識,包括概念、定義、公式、問題、觀念和理論等都需要創造聯系,你創造的聯系越多,它們就會被記得越牢,理解的越好。
整體性學習是基于知識結構的觀點。
知識結構包括知識的聯系和框架,框架指的是模型,聯系指的就是高速公路。
知識結構:把建立知識結構的過程比喻為修高速公路。與很多建筑有數百條公路相連的建筑最容易找到。建立知識結構,就是建立各知識間的聯系。
創建模型,簡化知識結構。模型就是一種表達形式,模型可以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物,一個圖樣也可以成為一個模型。例如學重積分和三重積分的時候,可以創造平面模型和體積模型來幫助理解。
建立高速公路,連接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連接需要依賴一些整體性學習技術。
2.
關于整體性學習的技術,是聯系各知識的技術。
知識間的聯系主要靠聯想。聯想的過程就是一個以熟記新的過程。不熟悉的領域聯想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
聯想包括相關聯想和非相關聯想。
相關聯想,相似知識間的比較聯結。比如我們記單詞,相似意思或相似的拼寫可以放到一起去記憶。
非相關聯想,通過比喻、內在化等技巧產生聯想。比如營銷和談戀愛兩個非相關的過程怎么產生聯系?可以用比喻去類比過程。
比喻是將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比喻法關鍵是要找到類比的對象或類比的過程。例如關于營銷的一個的過程,一個可比較對象就是談戀愛的過程,即可以把銷售的過程類比為一個談戀愛的過程。關于營銷的某成交法則針對客戶有初步了解,傾聽問題,購買需求,跟進,最后成交這五個步驟,那我們怎么將它運用到談戀愛里面呢?初步了解她是什么樣的人、什么性格,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能不能跟自己合得來?多跟她聊聊,傾聽問題和盤問感情,例如得問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啊或者有喜歡的人沒?如果她沒有男朋友的話,抓住她的需求,問問她需要什么樣的男朋友,她找男朋友的標準是什么?問清楚之后跟進,約她去吃飯或者是去看電影,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最后她或許能成為你的女朋友。這樣一個類比過程,加深了對兩方面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內在化強調不僅僅在腦海里出現圖像,而且要動用自己的五官,聽覺、觸覺、嗅覺和情感等,把自己當作一個演員在演戲。想象出動態場景后,試著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開它,去嗅它的味道,去聽他的聲音,將所有的感覺與運動的圖像相聯系。
像一般學習一些課程的時候,先要弄懂里面的基本概念和定義,我會采用筆記流概念圖,寫下最主要的概念或觀點。概念與概念之間畫上一些箭頭。呈現相互關聯的關系。比喻法,圖表法以及信息壓縮技術,都可以與筆記流相結合。信息壓縮技術(圖像壓縮和筆記壓縮等)可以壓縮信息得出相關觀點,圖表法讓自己的筆記更加形象具體化,比喻法可以類比某概念的相似對象或相似過程。
3.
知識其實就是信息。知識的聯系其實就是信息的整合。書中提到了五種信息結構。確定信息的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決定學習時采用哪些相關的整體性學習技術。
隨意信息:看起來沒有規律的信息,隨意信息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雜亂無章。然后我們處理隨意信息的方法,包括記憶的方法里面有定樁法,將有序的的數字、身體部位和地點等與隨意信息聯結起來,就是讓它變得有序起來。隨意信息,非常淺顯,但邏輯性差。可以采用聯想的方法把兩個或多個隨意信息聯結為一條線索。
抽象信息:很難具化成圖像,缺少與感官的直接聯系。包括數理化、文字語言等都是抽象信息。和隨意信息相反,抽象信息邏輯性很強,但很難理解。在處理抽象信息時,需要將它轉移到具體的層面,例如把抽象的文字具體化,看到“中國”兩個字,腦袋里會想到中國國旗。中國國旗是“中國”這兩個字的具體化。而且調用了自己大腦里面的右腦的圖像記憶,相比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而言,圖像記憶更好、更準確,這個就需要很好的想象力。
具體信息:實際中那些可以觀察到的,聽到的,觸到的,想象到的圖像或畫面,或是某個實際的物體。具體化的信息,調用自己的五官,最容易記憶。可以采用內化法。
觀點信息:根據相關信息總結提煉的,存在個人看法的信息。觀點信息可批判,可爭論。觀點信息不需要記憶具體的細節。而是要學會在大量的信息中,總結自己的觀點。可以采用信息壓縮技術和筆記流程圖法。
過程信息:通過一定規則的實際操作才能獲得的信息。比如游泳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不斷聯系和反復去做。過程信息依賴于正確的流程,一個過程模型。可以運用比喻法類比相似過程。
隨意信息結構是最弱的結構,而具體的信息結構和過程信息結構是最強的信息結構。
整體性學習的一個好處是,它強迫你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學科課程和問題,任何信息、知識都可以從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生動圖像和有趣的故事。
有些專家認為,學習者分三類:
視覺型學習者,將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圖像的方式,存儲在自己的腦海里。
聽覺型學習者,通過念出聲音,將信息以聲音的方式存儲在自己的腦海里。
運動型學習者,通過一定規則的實際操作, 將信息以過程的方式存儲在自己的腦海里。
當然,效果最高的的是視覺型學習者。右腦的圖像記憶是目前已知最長久和最牢固的。
其實學習離不開記憶。記憶又離不開理解。理解之前先模仿。其實有很多方法。能夠幫到我們去記憶。思維導圖梳理整篇文章或整本書的結構,筆記流概念圖理清各概念間的關系,費曼技巧幫助我們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等等。當然,方法和技巧不是學習的關鍵,關鍵是學習的意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