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百年》
年輕的時候對歷史毫無興趣,各種歷史書也從來不會出現在我的書單,但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吧,人的興趣點總會轉向,漸漸地開始對歷史感興趣,嘗試去看一些簡單的易入手的歷史書,一來自己沒有基礎,二來也沒有耐心啃得動那些長篇著作,許倬云老師的這本《臺灣四百年》就是很好的選擇。
全書篇幅不長,關于臺灣近代的發展,大約是從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的興起,西方勢力東來,引起前所未有的海上貿易和海上掠奪開始講起,明朝鄭氏集團在臺灣立足,大陸移民逐漸進入臺灣,后經歷清政府的“移民大開發”,又在甲午戰爭之后淪為日本殖民地,經歷屈辱與苦難的50年,在抗戰結束之后才收復重建,而后逐步走入了政治民主,經濟騰飛的新時代。
全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像我這樣的小白了解歷史,學習歷史很好的科普讀物。
《始于極限》
來自于涵姐姐的推薦,讓我也把書架上這本她的書也看一看,屬于兩代人共讀一本書的鏈接分享吧,我也在她返校后把書看完了,通讀,很多地方是一目十行粗略帶過的那種。
日本女性主義先驅作家上野千鶴子與人氣作家鈴木良美歷時一年,以十二封書信往來呈現出來的一本書,圍繞戀愛與性,婚姻,工作,獨立自由,女性主義等話題展開對話,不同的觀點在碰撞中,既在剖析闡述自己,也在刺向對方,坦率,直接,為讀者呈現出深入冷靜的內心對白,感覺到犀利,又并不能真正讀懂某些矛盾糾纏的觀點。
無論如何,女性主義的話題在當今年輕一代的女性身上越來越受到關注,她們提出問題,也深入思考,在探討和實踐中尋求答案,這當然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極大提高的表現,被涵姐姐帶動著接觸到這樣一些內容,感覺也是自己思想和視野在慢慢被打開的一個重要環節。
《清冽的內在》
作家慶山原名安妮寶貝,讀她的散文《八月未央》也就是她還叫安妮的時候,后來有《二三事》《素年錦時》《七月與安生》等,不經意間近二十年過去我和她都是已奔五的中年女人,也一樣養大了一個如花似玉般可愛的少女。
《清裂的內在》是適合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看的散文。比較特別的是寬寬的版面,每一篇短文都是獨立篇章,有諸多作者的攝影圖片,拍的多是靜物、自然,或是生活中的小細節和瞬間,與文章穿插其間。無論文字還是圖片都有一種安靜的、生動的美感,讀的時候總會自然而然就停頓下來,那些是被目之所及打動的地方,感覺某些話流進了心里或者某些自己心里的話被表達出來,在那一刻的共鳴是看到更加簡單、純粹、清明的內心,和更加穩定、柔軟和堅韌的力量。
喜歡,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