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這個題目的時候還是猶豫了一下,畢竟作為一個學經濟學的人,總感覺爛造一些經濟學名詞不是太好。畢竟我只是想寫一篇讀后感,關于安德森所寫的《免費》一書。看完出本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為他已經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學方法論,我們從來將就價量關系,那么當價為“0”的時代到來,免費經濟學應該會成為互聯網背景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的議題。
免費,正催生一個巨量新經濟互聯網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觀點也應與時俱進。“免費”正悄然演變成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所代表的正是數字化網絡時代的商業未來。
克里斯·安德森,《長尾理論》作者,被譽為“信息時代的精神領袖”,這位站在世界商業模式最前沿的時代巨擎,又為我們奉獻了一部《免費:商業的未來》,同時帶來了“免費”經濟學的理念。
什么是免費商業模式?安德森在《免費》一書中解釋道:“這種新型的‘免費’商業模式是一種建立在電腦字節基礎上的經濟學,而非過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礎上的經濟學。這是數字化時代一個獨有特征,如果某樣東西成了軟件,那么它的成本和價格也會不可避免地趨于零。這種趨勢正在催生一個巨量的新經濟,這也是史無前例的,在這種新經濟中基本的定價就是‘零’。”
類似的免費的實例在我們身邊不勝枚舉。打敗ebay的淘寶正開始利用龐大的免費用戶群從廣告和增值服務獲利,拍拍網無不神秘的暗示免費用戶越多平臺成本就越低。更不用說那些接近傳奇的免費帝國,不僅搜索免費,連Gmail都可以免費的Google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其市值多達1500多億美元;QQ免費聊,在俘虜5億多網民的同時年獲益70多億元,企鵝帝國的增長勢頭讓人望其項背;互聯網游戲都在宣稱永久免費,免費的理念讓陳天橋、史玉柱成為中國的一代網游大鱷……免費經濟模式帶來的巨大利潤讓人們斷言每個商人都懷揣Google式的夢想,他們希望打造自己的免費帝國。哪怕免費這個詞表面上看與商業的利益最大化原則背道而馳。
書中把免費經濟的模式歸結為6種,其中3種較為可行。
免費增值模式,包括從免費到付費的內容分級,或者劃分免費版與專業升級版的網站或軟件等?!鞍姹緞澐帧笔窃撃J降年P鍵,只給出產品的一部分,將這部分免費的低端版本作為高價格版本的廣告。比如Google開展的圖書搜索項目(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出版社參與),這些上網圖書的內容都可以在線檢索或者閱讀,但僅僅是全書的一部分,而且無法復制或打印,以免影響實體圖書的銷售。
廣告模式,或者稱為“第三方付費”,這本是傳統媒體的創意,在報紙、雜志和廣播、電視中隨處可見,他們并不向受眾收取多少費用,而是將受眾(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這一模式后來在新浪、搜狐等國內大型門戶網站上得到推廣。安德森還指出,互聯網正在興起的新一波廣告模式:從產品推介(如雅虎的橫幅廣告一按頁面瀏覽量付費、Google的文字廣告一按點擊率付費)轉向按關系付費(如聯絡親朋好友的社交網絡Facebook),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加廣告投放群體的針對性。
交叉補貼模式,以吉列剃刀為代表的傳統促銷方式是其鼻祖。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以及《長尾理論》中提出的“應有盡有”原則,也運用了這一原理,它用廉價食品和日用品的傳單吸引人們前來購物,在你進來后可以賣給你一臺洗衣機,有利可圖之處在這里。在信息產業里,出售互補產品是其表現之一,比如亞馬遜網上書店提供的部分圖書的目錄和前言,就是利用了目錄和內容之間的互補性。出版社通過電子郵件發布新書預告給書店和發行商,也是如此。
有人對免費經濟嗤之以鼻,他們擔心當人們習慣了享用天上掉下的餡餅時,未來的商業秩序是否會改變?如果免費成為一種消費習慣,企業拿什么讓人理單?那是因為他們將那些在超市領取免費餅干、牛奶,免費使用化妝品裝扮自己,或者趕在下雨天去超市領取一把免費雨傘的營銷手段當成了免費經濟的成熟形式,事實上這才是免費經濟衍生出的一點小甜點而已?!懊赓M經濟”并沒有改變謀利的商業本質。技術的進步和資源的充裕無疑讓邊際成本趨零理論理直氣壯。而在一個邊際成本趨近于零的商業環境里,商品和服務走向免費也就在所難免。
免費經濟更像是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免費經濟學或許也會向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一樣翻開經濟學說史上獨特的一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