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那個周六的10點32分發生的事情,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那一天也將成為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
這本來是個美好的周末,我和兒子路易約好中午跟我的媽媽共進午餐。
就在去赴約的路上,我接了一個該死“緊急”的電話。我在化妝品集團帶領一個20人的團隊,夜以繼日工作了15年,致力于一個洗發水品牌的廣告宣傳和新品研發。
在與法律部門經過艱苦地搏斗之后,我們終于獲準使用“去屑率可達100%”這一數據。
有了這個數據就可以提高銷量,實現年度加薪,能跟路易暑期度假,還能買心愛的新鞋子。
電話是上司打來的,大概是談周一會議的事情。
我毫不猶豫接起電話,勉強留意著路易。
路易滑著滑板,對我接電話非常不滿,他討厭我的“緊急”事件,在我的世界里永遠只有工作,他猛蹬了一下滑板,加快速度沖上了街道。
原來是PPT需要重做的事情,就因為這么一個“緊急事件”,我沒有來得及跟路易說一聲:“慢一點,你太快了!”
我聽到了一個沉悶的響聲,抬起頭,時間凝固了,是一輛卡車!
我離卡車有100多米,但我感覺我就在現場,我的手機掉在地上,我嘶吼一聲,雙腿蜷縮在一起,我摔倒在地,站起來,甩掉細跟謝,像從來沒有跑過步一樣跑過去。
卡車停下來,嘶吼的不止我一個人,一位父親捂住了兒子的眼睛。
我跑上前,又嘶吼一聲,撲倒在地,我捶打著,抓著地面,渾身顫抖,把路易的頭捧在手里。
我愛的人。我的生命。
我為什么要接那個電話?到底什么才是緊急事件?
這是[法]朱利安.桑德勒爾在《奇跡病房》一書中講的故事。這是一個充滿希望、諒解與寬容的生命哲學故事。
看原著,讓人心揪得緊緊的,故事中媽媽的心理描寫非常細致,相信為人父母都會有同感,“我絕不是最好的媽媽”,讀到這句的時候,我已經忍不住不停落淚。
反觀自己,平時也有嫌孩子煩的時候,也對孩子發牢騷,在我們還有機會的時候,為什么不去尋找更好的親子相處的方式呢?
您是否對孩子不滿發牢騷,事后對自己行為后悔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