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總說這次旅行自己沒有什么收獲,我問她究竟怎么才算是有收獲。她告訴我她想象中的旅行是: 短時間內走遍許多個國家,兩個月就能流利說外語,等等等等。
借著小妹今年的第二個生日,我想試著總結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真正有意義的收獲被小妹無情地忽略掉了:
首先,人生中的第一次飛行體驗。
雖然坐飛機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對于沒有坐過飛機的人來說,一生中如果連一次飛機都沒有坐過難免會就有遺憾。我就聽說過一個垂死的老人在去世前告訴親人他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坐過飛機的事情,讓人聽著都覺得無比遺憾。
其次,人生中的第一次簽證申請體驗。
前面的第一次坐飛機體驗,如果真正有需要,那么實施起來并不難。然而,出國旅游則沒有那么簡單了。持有護照只是最基本的一步,申請簽證才是真正考驗耐力的東西。相比而言,東南亞國家的簽證申請起來要容易一些,而申根簽證則要費心費力得多。也許是我這個姐姐包辦得太多了,從收集資料到公證認證,從預約遞交資料到電調,還有拒簽再申請等所有的交涉活動都是我自己協調處理的,所以這期間小妹雖然也感覺到了申請簽證的艱難,但是她并沒有真正親身體驗到其繁瑣,所以這樣難能可貴的體驗對她來說都不算是收獲,讓我著實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還有,學會游泳。
這個我專門提醒了一下小妹,因為在我看來,學會游泳是一項很實用的技能。小妹自稱在國內兩年都沒有學會游泳,而這次旅行的第三次下水她就在潤寶godfather的指導下成功地掌握了這項基本技能,如果這都不算收獲,那么我覺得其他的都該是浮云了。
再有,張口說英語。
雖然從初中開始接觸英語這門課程,但是跟國內大部分人一樣,小妹學得也是啞巴英語。但是在這次旅行中,由于每天都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語言環境的熏陶,小妹可能自己都沒感覺到自己已經開口說英語了,而且說得一天比一天流利,詞匯也積累了不少,為了掌握更多,她甚至開始我問我學習英語的方法,并且手機下載了新概念英語app,所有的這些她自己可能覺得沒什么,但是作為旁觀者我能明顯地感覺到她的改變。
最后,踏足三個國度。
要說短時間內走遍很多個國家那是不現實的,但是歐洲的國家畢竟很小,開車朝不同的方向走兩到四個小時幾乎就可以出國了。這次旅行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涉足了奧地利和瑞士兩國,奧地利更是出境入境不下三次,在這里,出國就跟國內的出省一樣,沒有什么稀奇。如果有必要,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我們還有可能去捷克,去法國。但是我希望我們旅行的意義不在于究竟去了幾個國家,而在于我們對所到之處的感悟與體驗有多深。國內有太多游客崇尚“到此一游”,但是我個人不太喜歡也不推薦那樣“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方式,因為那樣的旅游方式在行程結束之后不久,大腦也會空空如也,如果不是翻看照片,你可能根本不記得你去過哪些地方。
PS: 上面雖然簡單總結了五點,但是我覺得只要認真體會,這次旅行的收獲或者意義根本不會限于以上的條條框框。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百里路,行百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旅行的真正意義在于尋找和豐富生命的體驗。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在陌生的環境里你會暫時忘卻自己所熟悉城市的瑣事。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但是仿佛又是那么熟悉,途中所見的任何事物仿佛都有了靈性,讓你在增長見聞的同時磨練了心性。一片綠色的草坪也許會讓你的心胸變得豁達,一座彎彎的小橋和湍湍的流水也許會讓你感嘆這個世界的美麗,一棟別樣的建筑也許會讓你贊嘆人類的睿智,一張陌生的笑臉會讓你感覺到溫暖……所有你見過的風景和經歷過的人和事最終都會定格在你的生命里,讓你重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進而準確地定位自己,在今后的人生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自己命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