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無法接受從不去嘗試 ” —— 喬丹
1
有一位英語培訓老師上課,在自己教學的過程中,會把自己學習英語的心得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
可是在他5年的教學生涯里,總會發生一個奇怪的現象。
當他把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的時候,學生們總會認真的做筆記,并且經常會有學生下課后還留下來反復的詢問這些方法。
只是,很少有人去運用。
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終于忍不住去問了幾個學生。
學生的答復讓他思考良久。
學生們說:“雖然你說很有效,但是我還沒用過,萬一我花了時間去用這套方法,卻沒效果!豈不是浪費時間嗎?”
我看完這段故事也是想了很久,想想自己也屬于收集方法愛好者之一,經常收集一些高效讀書法、高效記憶法、邏輯思維法等等之類的,也會收集很多書單,比如比爾·蓋茨的珍藏書單、創業者必讀的十本書之類,但是真正讀的卻很少。
究其原因,可能跟那些學生考慮的是一樣的吧。
2
做自媒體到現在有3個多月了,從原來的1周1篇,到現在的1天1篇,粉絲量依然少得可憐,就更別談通過自媒體實現盈利了,但自己每天至少要花上3個小時在內容上。
其實幾年前就開始做自媒體了,還記得公眾號的名字叫“靈性成長”,打打鬧鬧的做了1個月,也就停下了。
其實好幾年前就開始做博客了,“渾渾噩噩”的做了3個月,也就停下了。
偶爾在看到“別人”做自媒體如何成功,“別人”做博客如何成功的時候,會想著如果當時自己堅持下來,肯定也跟他們一樣。雖然內心深處是了解自己只不過是意淫而已,但還是忍不住讓心里像打手槍一樣,爽那么一下下。
確實我去嘗試了,但只是淺嘗輒止。
確實沒有像現在這樣,“浪費”時間去做一件不確定成功與否的事情,但也失去了“萬一夢想實現了”的機會。
3
在做自媒體的這段時間里,也看了不少關于如何運營好自媒體的文章,大部分都會強調定位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樹立一個明確的方向和主題讓讀者記住你,就像提到快餐就會想到麥當勞、肯德基,提到網購就會想到淘寶、京東,定位是越窄越好。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依然因為瀏覽量的低下,而不斷的反思自己,到底你自己的定位夠不夠準確?有沒有讀者喜歡?
于是,自己就調整了好幾次定位。
嘗試了可能不過掉一點粉絲,但是不嘗試可能后悔一輩子。
就算在現在,依然還反思之中。
前兩天,寫了兩篇文章發到了今日頭條上,點擊率都突破了15萬,在自己暗爽、得瑟完畢之后,又陷入沉思。
這兩篇的標題一個叫《岳云鵬》 另一個叫《吳秀波》。
兩篇文章肯定不是娛樂八卦,而是想通過兩個明星的曾經的一些對話、訪談,發現他們成功背后的信念和價值觀。但是因為占了兩位明星的光和“取巧”的標題,所以才有了一些瀏覽量。
我問自己:“難道,以后都往這個方向來寫嗎?”
”如果看中點擊率就這么寫吧!“
”如果想做自己,就可能失掉點擊率!“
好吧,我需要承認,亮子老濕是個糾結的人,讀者大人們請容許我思考思考。
4
非常喜歡文章排頭喬丹的一句話:”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無法接受從不去嘗試 !”
在我們看到成功企業、個人光彩艷麗的背后,一定是有很多嘗試的。
比如馬云,在阿里巴巴之前的創業,做翻譯社、做中國黃頁,都不算太成功。
比如很多很多,就不在此列舉了。
亮子老濕在此和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共勉!多多嘗試,多多思考,多多積累,接受可能來到的失敗,因為所謂失敗只是證明你嘗試的方法不對需要調整,并不是否定掉了你整個人生。
好啦,在5月20日的晚上,給大家熬了一碗雞湯,喝飽了就睡吧,讀者大人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