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逍遙山人
? ? ? 當聽到壓根不懂哲學的人大談哲學無用,我想對他說:無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自己無知。學習哲學與學會生活并不矛盾,因為哲學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更好地生活。對于熱愛哲學和善于進行哲學思考的人來講,他的精神生活是無比豐富的,他的幸福感也是最強的。黑格爾所謂“哲學就是哲學史”告訴我們,學習哲學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人類歷史上的哲學家們如何去思考,如何求解人類性的問題。有人把這一過程理解為冥思,有人把它叫作苦想,當然也有人把此稱為煎熬。是啊,之所以煎熬是因為你喜歡挑戰人類的極限,卡爾曾說過“思想的閃電一旦徹底擊中這塊素樸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思想的閃電總會走在現實的雷鳴之前,這就是思想的偉大之處。
? ? ?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去煎熬,但這也同時意味著在探索人類發展的歷程當中,你甘愿成為一個平庸者。學習哲學讓你失去了本可以用來消遣的時光。的確,命運總是公平的,當你想拼命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意味著你也會失去本來可以擁有的。在得與失之間,人不斷在抉擇。其實說白了,生活就是在選擇,大到婚姻、擇業,小到吃飯、購物,你總是在不同的選項當中做出決定。哪怕你決定不去選擇,那也是一種選擇,你在選擇“不去選擇”。
? ? ? 哲學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改變人們的運思方式,可以使人變得智慧,但也偶爾讓我們感覺它遠離“現實生活”。果真如此嗎?未必。試想想哪個哲學家不是針對現實人類的問題而去思索的呢?人為什么存在?其意義是什么?我們生活的世界為什么是這個樣子?怎樣使人生活的更加幸福?如何實現人類的解放?等等,諸如此類,這難道不是最大的現實問題嗎!
? ? ? ?如果人們對于哲學不感興趣,這不是你的錯,而是教育的錯。想想我們讀過的哲學教科書,根本激不起一點點我們想要學習它的興趣,這才是中國哲學教育的確悲哀。它讓我們在追求真理的戰役中,還未出征便遭遇了“滑鐵盧”,讓人有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感傷。但是誰如果因此而辱沒哲學,那么只能說明他的無知。無知者無罪,但凡你真的懂一點點兒,你也絕不會說出絲毫對哲學不敬的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不能用假的東西來取代真的東西,不能讓愚昧遮住雙眼,讓謬誤驅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