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我心態有點崩的產物,居然就成了我的簡書第一彈……我也不嫌棄這吐槽就是了哈哈!
很多人都批判低效努力,因為這么低效率低質量的努力,不符合曾經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要求,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符合效率優先的要求。嗯,上綱上線來說,好像低效努力的確是一無是處。
不僅是大道理這樣講,殘酷的社會似乎也在用無聲的話語教導我們,低效努力要不得。舉個例子,我工作一天的量大概是七八個小時,然而實際高效的時間可能都沒有倆小時,工作量更遠低于老板的要求。于是我就悲催了,被老板各種磋磨——血淋淋的慘痛教訓。
連低效努力都這么被主流價值觀排斥,更不要說無效努力了。南轅北轍,大概是很可悲的事情。地球是橢球體,或許相反的方向會有相同的目的地,可是其間耗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是非常沉重的機會成本。
可是沒有辦法,垂死掙扎總比默默死去要令人獲得心理安慰,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主E十三樓,一跳解千愁——見鬼去,人死如燈滅,然后煩惱依舊在,只是換了一個宿主。逃避不是辦法。
不逃避又能怎么辦?我也不知道,攤手無奈。迎難而上,卻又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有效果的。在沒有蓋棺定論的時候,我身在局中,兩眼一抹黑。
就好像,一道題做出來了結果,卻跟標準答案不一樣,然后死命改啊改,終于接近標準答案了,結果被閱卷人告知:對不起,你這個態度不對,條件是給定的,怎么可能答案變化這么快?
看,努力也是錯,不努力也是錯;有效是錯,無效也是錯。無論怎么做,如今都是錯。
到底是90后的我被時代遠遠甩開,還是這個時代本身就錯了,還是只是個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只知道,我在努力,卻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當然,在成功之前,沒人敢說自己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所以,鬼知道有效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總之,一直努力就是了,萬一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