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的一生中,總要面對各種選擇。比如:談戀愛時遇到了兩個自己心動的異性,一個有錢,一個有貌,難以取舍;結婚有孩子后遇到了美貌又性感的愛慕者,要愛還是要家?老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水里,先救誰……等等諸如此類。
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如果老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最終可能什么都得不到。這時需要的是當機立斷,明智選擇。許多中外名人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魯迅在拯救人的靈魂和人的生命之間選擇了成為一代文豪;比爾蓋茨在創立事業和入學深造之間選擇成為了企業家。邁克爾-喬丹放棄了棒球運動員的夢想,選擇成為世界籃壇上最耀眼的“飛人”球星;帕瓦羅蒂放棄了教師職業,選擇成為名揚世界的歌壇巨星……
所以面臨各種選擇時,決斷力的大小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能成不了轟轟烈烈的人物,但可以從思考習慣方面去鍛煉自己,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判斷及選擇能力,避免少走彎路:
一、發散思維,拓寬選擇空間
自問自己:目前的選擇是最優方案嗎?如果換了別人,他會怎么做?如果真的做,可以尋求哪些方面的助力?回報周期有多久?資金運轉能承受嗎?等等,以此來確定決定的正確性。
二、現實檢驗
目前有多少人在從事這件事?成功率高嗎?是朝陽事業還是夕陽落幕?看過現場情況嗎?俗話說,不熟不做,所以一定要謹慎選擇,防止被人盲目說服,上當受騙。
三、留出空間和距離
距離催生理智。如果這個決定再推遲三個月或半年去做,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樣反思可以大改善剁手黨的沖動決定。
四、做好各種準備
我這樣做,最壞的結果是什么?我能承受嗎?有沒有化解的辦法?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發生,才能在緊急拳頭從容應對。
當你自估的成功率達到40%-70%的時候,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也許你會失敗,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更大? ? ? ? ? ? ? ?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
正確的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