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憨厚可愛的哥哥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玥伶

哥哥比我大八歲,呵,我們是超生家族呀,中間還有兩個姐姐呢。

大我八歲,那哥哥小時候調皮搗蛋的糗事,我是不太清楚的。

一1一

有一件我從媽媽口中聽說的小故事,卻像我自己親身經歷一樣,不管歲月恒長,依舊歷久彌新。

我外婆家離我家有二十來公里的路程,但那是大路,只有坐車時才走。

平時,我們都走捷徑。所謂捷徑,也就是山間小路,大概有十來公里的樣子,卻是崎嶇不平,石頭大小不一的羊腸小道,甚至有一段像郁郁蔥蔥的天梯,石頭小路就隱在矮小的灌木叢中,在山腳抬頭向上望,山峰直入云霄。

這條小路,我和家人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無數次地往返。

而我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我還沒到媽媽肚子里報到之前,發生在這條崎嶇山路上。

你明白了嗎?哥哥還不到七歲的時候,一個人往返于山路之間的小故事。

別驚訝,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更小一點的時候,哥哥已經一個人走過好幾次了。

那時生活太苦,家家都窮,親人之間總是互相接濟。

如果有一塊臘肉,可能就分一半給外婆家,但大人太忙,就由哥哥給送去。外婆再收拾點他們有的東西,比如豆種,菜籽什么的,讓哥哥給背回來。

忽然發覺,我哥哥有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快遞員哦,而且還是快遞專線員。

這次去時有沒有背東西,我媽沒有提及,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知道,回來時,外婆給哥哥包里裝了三個糍粑。

糍粑是一種用糯米蒸熟后,在石頭杵臼里杵爛,再做成的大餅。

哥哥自然特別高興,一個小屁孩樂顛顛地在崎嶇山路間穿行,矮小的身軀時隱時現。這其中全是來自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啊。

快爬到那段陡峭的天梯頂端了,哥哥松了口氣,向上張望了下,想找到自己經常歇腳的那塊石頭。

可就這一分神,腳被路中間的石頭絆了一下,他踉蹌著摔倒,背上的包隨之滑落,里面的糍粑滾了出來,咕嚕嚕地往山下滾去,轉眼就不見了蹤影。

哥哥嚇傻了,顧不上哭,爬到山石與樹叢間找那滾落的糍粑。

找了很久,終只尋回一個,眼看太陽快要落山,才急急往家跑。

家里媽媽早已往那條山路上張望了無數次。

每次媽媽總讓哥哥吃過早飯后就出發,再交代第二天吃飯后早早回來。這么晚沒到家,媽媽早已萬分焦急。

正當媽媽準備上山找哥哥時,他瘦小的身影出現在小路的另一頭,我媽快速迎上去。

哥哥見到媽媽,哇地一下放聲大哭,“我……把外婆給的粑粑弄丟了……,滾下山……找不到……”

媽媽一把將哥哥摟入懷里,心疼地擦著淚水。

事隔幾十年,每每想起這個故事,我的心還會一陣陣疼痛和酸楚。好像那個漫山尋餅的小孩就是我自己,好像那顆一路因為丟餅而傷心難過的,就是自己正在跳動的心。

一2一

哥哥小學畢業了,當時小學還是五年制。

那時的農村,小學都沒普及,上初中就得硬頂硬地去考,考不上,有關系有錢也沒辦法上。

哥哥考上了,我們整個鄉十幾個村里,只考上了兩個,哥哥就是其中之一。

郵差把錄取通知書送到家里時,哥哥正好去了外婆家。這可是個大事,父親收到通知書后就立即到由那條走過無數次的小路去找哥哥。

去的路上,父親的心情是沉重而又糾結的。好不容易考上,本該是件天大的好事,但家里特別窮,根本無力供哥哥上學。

那時窮到什么程度,就是買鹽的錢都要早早攢下,否則就接不上了。

讀小學時,學生都是自己背柴火大米到學校,住在學校旁邊的破廟里,自己煮吃,再難挺挺也就過來了。

初中不同,要到鎮上,一年就收一個班。學校可不收柴火,也沒地方給你做飯。都是收錢,雖不是很多,但也足于壓得我們這樣的家庭喘不過氣來。

當時我家是村里最窮的,原因很多,也就不在這里贅述,但絕不是好吃懶做導致的。

回來的路上,父親不知怎么開口,忍了又忍,但還是把家里的困難對哥哥和盤道出。父親說,如果你要繼續上學,全家一起想辦法,大家多努力,再借點債,也是可以的。

然后,便是沉默,一路沉默,父子二人都陷入深深的沉默中。

山路上只有父親和哥哥兩人沉重的腳步聲,以及平時完全會忽略的心跳聲。偶爾一個石子被腳碰到,便咚咚地滾到山下,耳邊時不時傳來風在空中的嗚咽聲。

到家了,哥哥當著爸媽的面,做出決定,放棄上學。

父母也沉痛地接受了這個決定。

畢竟借錢挪債,不知有沒有可能借到?有沒有可能還得起?那可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三年。

三年后考不上中專怎么辦?再來學拿鋤頭可就晚了。考上怎么辦?難道繼續借錢嗎?

哥哥沒繼續上學,早早就和父母到田間地頭,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這個決定,后來卻讓我父母后悔了很多年。

沒過兩年,農村政策轉好,窮人只要肯吃苦,手中也有余糧余錢了。可哥哥再也不能回到學校去了。

當時為什么要放棄?為什么不咬咬牙堅持?挺一挺不就過來了嗎?父母一直深深地自責。

一3一

讀書不成,也不是沒有出路。

在一家人的努力辛勞下,我家打了個翻身仗,短短幾年,從最窮的一家,翻身成了村里排前的有錢人家。

在收音機是主角,錄音機是奢侈品,家庭常用家具是箱柜與吃飯桌子的年代。我們家已經備齊了家用碾米機磨面機,添置了奢侈的沙發和組合柜,也買了全鄉的第一臺彩電。

買了彩電沒信號,收不到臺啊,這可就太尬尷了。總不能擺著當凳子坐吧!

哥哥打聽后,坐車到昆明,買回來一套信號接收設備。那個信號鍋,可比我們家煮豬食的大鐵鍋還大一圈呢,當然這信號鍋不可能是黑色的。

終于可以看上電視,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了。

每天晚上,哥哥提前調好臺,村里人相繼都來了。沙發凳子不夠坐,后面的人就都站著,滿滿一屋子。當然一般情況下,我們家四兄妹也是站著的。

日子好了,父母的后悔和自責才逐漸地減少。

哥哥再次拿起了書本,這一次,是到新華書店買的,關于烤煙種植與烘烤之類的書。

一4一

哥哥還是不甘心在農村呆一輩子,守著一畝三分地,誤己誤后代。

在三十歲,當了兩個孩子的父親之后,不顧老舊思想的父母勸阻,哥哥還是決定到城里找出路。

沒文化沒人脈也沒出路。走那一條路都特別難,因為有時你根本就看不到路。

哥哥只好去學了駕照,買了輛二手貨車,開始到城里給人拉貨。

新入一行,根本沒生意,又不能開著貨車滿城找生意。他和幾個同行一合計,找了條偏靜的馬路,等主顧上門。

過程是艱難的,等待特別煎熬,那些望眼欲穿等主顧上門的日子,吃頓飯都是不舍得花多少錢。

經過幾年的苦熬,曾經偏靜的那條馬路,成了貨主找車拉貨的首選市場。哥哥也用自己的忠厚與誠信,一點點積累了許多的老主顧。

瞧,他又在那打電話把老主顧聯系車子呢。自己忙不過來時,就找可信的同行來拉,既解了主顧的急,也拉巴了同行哥們。做這種事時,哥哥總是格外高興。

一5一

可別以為凈是高興事了,這走南往北的途中,沒日沒夜跑的辛苦就不說了。這路上哭的時候可比笑的時侯多。

無數次,太困了,停下來補個覺,油箱里的油就被油耗子吸光。有時睡著了不知道,有時發現對方在偷油,你也不能去制止,與這些亡命之徒過招,太危險也不值得。

有時車到半路上,壞了,你不能抓瞎,得趕快想辦法,把車拖到不擋道的地方慢慢修。還得趕快想辦法,不能耽誤交貨時間啊。

有時遇到大霧天氣,前方看不清,路面又打滑,這種時候可就太危險了,打起十二分精神都不一定夠用。

有時到偏遠地區還會遇到攔路打劫的,沒辦法,折財免災吧。

說到打劫,可就讓人哭笑不得了。家里這些年收到的郵件很多很多,都是各種合理的、不合理的交通罰款。

沒辦法,對于開車的人來說,交警是老大,路政是王爺,攝像頭是國法,咱就乖乖地認錯認罰就對了。

一6一

別以為只有自己會犯錯,那些老大與王爺們,有時也可能太大意,犯錯對他們而言,也是在所難免的。

有次我哥哥到鎮上接個貨主,到達地點時按喇叭為號。

喇叭響后,對方沒出來,旁邊派出所值班室先跑出來個警察。

“為什么按喇叭?”他厲聲問我哥。

“等人,按喇叭他才知道我到了。”我哥老實巴交地回答。

“駕照拿出來我看看。”對方態度有點緩和,口氣仍然是命令。

我哥沒有多想,取出駕照遞了過去。

對方一句話不說,拿著我哥的駕駛證回派出所去了。

我哥不明所以,以為這里有自己不懂的程序,只好坐著干等。

等警察,警察不到,貨主倒是出來了。

對方聽了這事,笑笑說:“沒啥事,這里的警察就這樣,你去買兩包好煙送進去,把駕駛證換回來就行。”

原來是這么回事,沒王法了!

我哥的這個倔脾氣上來了,也不去買煙,掏出手機,撥110。

“喂,請問是報警處嗎?我被人搶劫了。”他一本正經地報案。

“在哪里被搶的?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嗎?搶走了些什么東西?”對方也負責任地問他。

“在XX派出所門口,搶我的是里面的警察。”

對方估計是第一次接到這種報案,也十分重視,跟我哥詳細地了解事情經過后,鄭重地對我哥說:“你放心,咱們現在是法制社會,更不能知法犯法,他不是交警,你也沒有違法。你等著,誰扣了你的證,我們讓誰給你送出來。”

嘿嘿,我治不了你,自然有法律來治你。

我哥正高興著呢,一本駕證從窗外扔了進來,“小子,算你狠!那天犯到我手里,看我怎么收拾你。”對方指著我哥氣呼呼地威脅他。

嘿,這人咋回事呢?不長記性。

對方一走,我哥再次掏出手機撥110,“謝謝你們剛才伸張正義,駕照已經送出來了,可他威脅說以后有機會要收拾我。這應該是你們臨時聘用的協警吧?你們警察里應該沒有這種敗類。”

“伸張正義是我們的職責,警察隊伍當然沒有這種敗類,放心,我們會對他給予處分。”

哈哈,沒想到自己還能懲惡揚善。我哥高興壞了,吹著口哨開車走人。

一7一

吹口哨的日子當然不多,這會子我哥正對著手機愁眉不展啊。

每天天不亮出門,半夜三更回家是常事。

以為多勞多得,沒想到現在生意太難做,老板們賺錢不多,常常給我哥打欠條。

這不,年關了,手里的欠條也不能當錢花呀。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向貨主們收運費啊。

收欠款我哥只有三個殺手锏,第一個殺手锏:講困難,哭窮,求開恩;第二個殺手锏:講困難,哭窮,求開恩;第三個殺手锏:講困難,哭窮,求開恩。

這不,他正在一遍遍地發朋友圈:“各位老板,我在你困難時方便了你,也請你在方便時解決下我的困難。要過年了,我是連買鹽的錢都沒有啊,請行行好,給結下帳。”

嘿,嘿嘿,奮斗了幾十年,又混到沒錢買鹽了……

我傻傻的哥哥是不是很可愛?他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喲,你要是喜歡,改天我再講給你聽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由于媽媽已經退休,最近家里在關于房子的決策上產生了分歧。 方案A:在我公司附近租房,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每年多出一萬...
  • 一 A君又來找我喝酒,說實話,我并不大愛喝酒,尤其是和A君。 倒不是我對他有什么意見,事實上他是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
    E君雜貨鋪閱讀 1,035評論 14 14
  • 和籃球隊同時,礦上成立了說唱團。之前,職工的業余文藝活動已多起來,在三八節、五一節等日子,礦工會都組織職工文藝匯演...
    作者_李曉東閱讀 1,544評論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