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不是終點式的思維方式,而是要告訴我們階段性的成果或者結果,接下來要該怎么做。
假設人類都能活到一百歲,每當有一個壞習慣那就在此基礎上面減掉相應的天數,而當有一個好的習慣時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面增加相應的天數。理想情況下,人類的壽命應該大抵都超過了100歲吧?;诖?,誰還會明知壞習慣會損害健康的情況下依然要“堅定不移”地為自己的壞習慣撐腰打氣呢?
然而事實上,因為沒有相應的反饋機制,或者說相對明確的懲罰或激勵機制頓時生效,人們也就逐漸開始忽略了所謂壞習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抽煙、喝酒。明知道抽煙有害健康,相信絕大多數煙民通過各種途徑也看到過抽煙對肺的損害,但是這也只是短暫的對煙民起到過作用。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是否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機制來及時反饋呢?
針對健康,人們設計的反饋機制是按時體檢,通過體檢就可以及時了解一段時間內身體的健康情況,并對此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針對學業,通過一段時間的期中期末考試,可以反映在這一時間段內對學習效果的掌握。我認為,不論在哪一個行業,都應該建立階段性的反饋機制,這樣以便人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