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歡快的詠嘆調——《女人善變》
適用場景:心情大好的時候盡情唱吧,哦~盡情哼出來吧!
適用對象:想要一起分享快樂的家伙們
開心鏈接:http://t.cn/8FRVPoP
先歡快地來一發!
聽到這首詠嘆調,是不是整個人都感覺陽光起來了呢?來看看歌詞先:
女人愛變卦,像羽毛風中飄,
不斷變主意,不斷變腔調;
看上去很可愛,功夫有一套,
一會用眼淚,一會用微笑;
女人愛變卦,她水性揚花,
性情難琢磨,拿她沒辦法,
哎!拿她沒辦法
你要是相信她,你就是傻瓜,
和她在一起,不能說真話;
可是這愛情,又那么醉人,
若不愛她們,青春空辜負;
女人愛變卦,像羽毛風中飄,
不斷變主意,不斷變腔調。
哎?!這歌詞怎么這樣?這分明是歧視女性還是怎么地?
這首幾乎人人聽過的詠嘆調,曲調歡快極啦,開心的時候,也許都會不經意間哼幾句,來襯托自己那無處安放的喜悅。
對啊!這首詠嘆調在威爾第的歌劇《弄臣》中,的確是以喜悅歡快的姿態出現的。再加上弄臣是歐洲宮廷中逗人取樂的角色,大家都會以為這是部很歡樂的歌劇吧?
還真不是,這是部不折不扣的悲劇(囧)。怎么會?
故事悲慟欲絕
這要從劇中風流成性的曼杜瓦公爵開始說。
這家伙把宮里上上下下的女人都風流一遍了,連朝臣的妻女都不放過。當大家都為此不滿的時候,弄臣出場了。這老糊涂本就是宮中專逗人樂的那種丑角,仗著公爵撐腰,對眾人極盡羞辱能事,搞的女兒剛被蹂躪的伯爵大為不滿,向這老家伙發下了惡毒的詛咒。
弄臣還真把這詛咒擱心里了,別看他老又丑還駝,卻有個非常漂亮天真的女兒吉爾達。為了免遭公爵毒手,身為一個慈愛父親,弄臣把女兒藏在家中的密室,只在她去教堂時才許化妝出門。但公爵是什么人啊?只要是美女,化妝?化成灰他都認得出來,于是,吉爾達很快就被扮成窮小子的公爵發現,并搞到手了。
得手的過程不能省略,這太杯具了。被弄臣嘲笑過的朝臣一直想要找機會報復這老糊涂,在伯爵帶領下,他們騙弄臣說要去搞個姑娘給公爵。于是蒙上他的眼,帶他去了吉爾達的密室,總之,被蒙在鼓里的弄臣“協助”那些人把女兒“獻給”了公爵。
事后,弄臣發怒要殺手殺掉公爵,萬萬沒想到,自己家的傻姑娘和殺手的妹子都在被公爵風流后,深深的愛上了這風流倜儻的貨。
殺手的妹子求哥哥不要殺掉自己的愛人,殺手為了妹子的愛情(這是哪門子愛情啊?)答應她,殺掉午夜后第一個來敲門的人來代替公爵,好向弄臣交差。吉爾達在門外偷聽到之后,覺得為愛人犧牲的時刻到了,可能還為自己的癡情決定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于是,吉爾達的尸體被裝進了麻袋送去給弄臣,弄臣正興高采烈準備把麻袋扔到河中去的時候,這首《女人善變》傳來,在公爵歡快滿足的歌聲中,老糊涂打開麻袋,詛咒應驗了!
反襯悲痛
好吧!了解了故事后,覺得這首歌有點邪惡?但作者威爾第正是想用這種反襯的形式,來強調故事的杯具色彩啊!“愛人”洋洋自得,“慈父”撕心裂肺,聯系這兩端的,是女兒冰冷的尸體,還有遠處飄來這首歡快的歌。
也正因為這種反襯,《弄臣》塑造了歌劇史中最成功的兩個人物,和一首流傳最廣的詠嘆調。
高壓之下誕生
為什么會這么成功?關于這部歌劇,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這部歌劇的由來就不簡單,它本是法國大作家雨果的戲劇作品《國王的弄臣》,在法國僅上演了一次就被禁了,理由是映射了國王路意-飛利浦一世。
1850年,威爾第受威尼斯鳳凰劇院委托,創作一部新的歌劇。他在收集素材時遇到了雨果這部作品,因為威爾第身在意大利,便萌生了繞過法國政府審查,把它搬上意大利舞臺的想法。
當時的審查當局,當然不會輕易讓這么一出諷刺王族的作品上演,經過威爾第的多方活動(此處略去幾百字……總之,涉及周邊幾個國家的文化部,連間諜都介入了),好在審查當局中,有高級官員認為威爾第是個不能多得的藝術家,為了不浪費他苦心寫出的曲譜,這部劇才被允許上演。但是,從劇名到場景,從人物的名字到某些橋段,都進行了大幅調整,理由是“過于色情,有傷風化”,呵呵,我們懂的。
同時,威爾第為了防止有人抄襲,這部劇的排練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任何人在外都不能哼出劇中的曲目。這種擔心實在很有必要,因為這首《女人善變》實在太引人側目,公演第二天清晨,便在人們口中傳遍了威尼斯的大街小巷。
這首詠嘆調足夠好聽,也足夠考驗演唱者的唱功。男高音都以能扮演劇中的公爵為榮,歷任公爵中,不乏我們能想起名字的所有頂級男高音,神馬帕瓦羅蒂,神馬多明戈——今天大獅兇選擇的,是美國抒情男高音理查德瑞奇RichardLeech的示范級版本,不像其他男高音那么炫技,但足夠好聽。
再放一次鏈接:http://t.cn/8FRVPoP
帕瓦羅蒂的獨唱版本?必須有!清澈高亢的聲音,還充滿了激情,棒極了!只是,大獅兇覺得這個版本的個性過于張揚。帕瓦羅蒂版的公爵,感覺要比其他版本的公爵年輕了10歲啊!
http://music.baidu.com/song/103226737
多明戈版本?這就來了!意大利語字正腔圓,連意大利語的卷舌和吞音都清晰可辨,最華麗的莫過于最后那段從低到高繞梁不絕的炫技。不過,炫技正是一把雙刃劍,喜歡的人會為此津津樂道,而初接觸歌劇的小伙伴,對這樣的唱法會產生不解。因此,大獅兇雖然最喜歡這個版本,卻沒有把它作為首要推薦。
http://music.baidu.com/song/18640842
P個S:因為很多男高音都太喜歡這部劇,也因為兩個角色都太經典,他們甚至樂于挑戰雙角色,高音的公爵和中音的弄臣,兩個角色換著演。
作者簡介,看不看都行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歌劇作者之一,有人認為他和同時的瓦格納齊名,但大獅兇覺得還是威爾第的成就更高一些。畢竟,瓦格納沒有巴伐利亞的國王路德維希支持(大獅兇近期就會講到這位夢幻國王的故事,小獅媚們都會愛上他的哦!),那部偉大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不可能出現的。
威爾第最著名的歌劇分別是《茶花女》、《阿依達》、《弄臣》、《化裝舞會》,他的作品當然遠不止這些,曾經在10年之內,就創作了14部歌劇,而《弄臣》就是這個高產階段中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