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周情況:
① 早起和運動。14至18日(工作日)均為5:00起床,晨跑除14日為5公里外,其余4天均為6公里;周末兩天19日4:40起床、晨跑21公里,20日5:45起床、晨跑11公里。周跑量62公里。本周除周日外,早起、晨跑均比較正常。
② 讀書。繼續學習《證券投資基金》,讀了35頁。離上周訂的目標差5頁,是因為算錯了,以為已經達標了,后面兩天有些放松。
③ 練筆。寫了一篇周復盤。
④ 時事。通過手機和網站關注。
⑤ 流水賬。每天都在堅持,反思復盤。
2
本周周末發生了幾件小事,算是比較有意思,mark一下。
周六,以前的戰友邀我聚會,我欣然同意。去之前地圖導航,發現距離剛有過確診病例的某個酒店很近,不禁心里有些打鼓。到了那兒,進門讓掃健康碼。
前面幾位客人問:“我們沒問題,你這兒不會有問題吧?”
服務員的回答很專業:“我們這兒要是有問題,早就讓關門了。”
想想也有道理,現在這形勢,如果和那個病例沾邊,肯定不讓營業了。
到了周日,看新聞,這個酒店及底商被定為中風險區。防控真是精準啊,若按以前的標準,我們去的那個飯店肯定被劃進去了。窺一斑而見全豹,現在的防控治理更加科學、精細了。
還是周六,老同學一大早給我打電話,問附近的兒童醫院的急診能不能現場掛號。我幫著打聽好,給他回過去說可以,然后問發生了什么事。
原來,他當天要出差,走之前想和家里的老二親熱親熱,就讓小家伙騎到脖子里。小家伙失手把他的眼鏡抓掉了。他慌張之下,趕緊彎腰找眼鏡,忘了肩頭還有個寶貝疙瘩。結果,小家伙摔到地上。這下全家都緊張了。
他推遲了行程,陪著到了醫院。幸好孩子沒大問題,檢查結果是顱骨骨折、局部有出血點,醫生讓打3天吊瓶,之后再檢查。
看著半歲多一點兒的孩子打針,眼淚汪汪的,他很難受,他媳婦責怪他。
愛,需要講究方式。方式錯了,結果可能會與初心偏離很多,有時甚至相反。
周日,樓下的敲我家門,說他家廚房房頂滴水,讓我看看是不是水管漏了。
我看了看好好的,也讓他看了看,都沒發現問題。他覺得很奇怪,但還是下樓了。
過了一會兒,愛人清理水池邊上的東西,發現不是水管漏水,而是暖氣管漏了。
我臨時放了個一次性餐盒節水,然后趕緊到樓下,告訴人家找到原因了;再到小區物業,找人修理。
物業師傅到的速度很快,但他看了情況后,說應該是管子上有沙眼,但是家里沒有關暖氣水管的閥門,估計很難修。然后,把工具放在我家,說去問問更專業的師傅。
過了一會兒,這位師傅又回來了,告訴我,他沒辦法,更專業、有經驗的師傅也表示無能為力。總之,一句話,他們沒轍了。
看著如同連珠雨的水滴,那個餐盒估計20分鐘就滿了,照這位師傅的說法,晚上怎么睡覺啊?
管子修不了,滴下來的水能不能排到下水道啊?我就想往滴水處裝個漏斗,再接上一段軟管,管子塞進洗菜池的下水道。
漏斗正好孩子有一個,立即征用!軟管家里沒有,跑到超市買,也沒有;到小賣店,還是沒有;幸好小賣店的服務員告訴我,附近有個雜貨店。在路邊的地下室,平時路過都不注意的地方,晚上還亮著燈。謝天謝地,看到這個雜貨店的招牌,我像發現了寶貝。
和老板說了情況,他給我一根軟管,并表示雖然有些粗,但是用膠帶纏一下,應該可以用。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嘛,現成的不行可以改造啊。
回到家,漏斗連軟管,再用膠帶纏到滴水處,頓時滴下的水都排進了下水道。
這個事雖然不大,但是給我啟示。物業師傅那么專業、有經驗,為什么他沒有解決問題,而我解決了呢?因為他陷入了專業的陷阱,只想用專業辦法解決問題,而沒有跳出來,直面問題。
我的問題其實是兩個:暖氣管漏水、地面積水,當然地面積水還會導致樓下房頂漏水。暖氣管漏水解決不了,可以解決地面積水啊。他也認識到了,地面積水要解決,只是讓我自己把接滿的水倒掉,這個方法基本不可行,誰會大晚上一趟趟起來倒水?
問題倒逼,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遇到困難別逃避。
3
下周目標:
①早起和運動。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工作日每天5:00起床,晨跑3公里左右;周末5:00起床,晨跑5公里左右。適當做俯臥撐。
② 工作。完成保密資格評定迎審計劃制訂。
③ 讀書。繼續學習《證券投資基金》,讀45頁以上。
④ 練筆。寫隨筆、周復盤。
⑤ 時事。手機、網站瀏覽新聞。
⑥ 早上回顧前一天的事,記流水賬,反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