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吃喝指南 | 茶系列 - 第 5 篇
必須是,“海拔”!
你可能知道,葡萄酒和咖啡廠商會強調“單一園”、“單一產地”,而巧克力界則喜歡把“可可脂含量”印在包裝上提升逼格……
對茶葉來說,這一根最簡單粗暴的逼格線,必須是“海拔”兩個字,也就是茶葉界人士常掛嘴邊的“高山茶”。
人,往高處走;茶,往高了喝!
高山茶,高在哪里?
先來看看世界三大名茶。
中國祁門紅茶,主產區平均海拔高達600米;斯里蘭卡錫蘭紅茶,主產區平均海拔高達1300米;印度大吉嶺還要夸張,緊靠喜馬拉雅山腳,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
你可能知道,葡萄酒和咖啡廠商會強調“單一園”、“單一產地”,而巧克力界則喜歡把“可可脂含量”印在包裝上提升逼格……
對茶葉來說,這一根最簡單粗暴的逼格線,必須是“海拔”兩個字,也就是茶葉界人士常掛嘴邊的“高山茶”。
人,往高處走;茶,往高了喝!
高山茶,高在哪里?
先來看看世界三大名茶。
中國祁門紅茶,主產區平均海拔高達600米;斯里蘭卡錫蘭紅茶,主產區平均海拔高達1300米;印度大吉嶺還要夸張,緊靠喜馬拉雅山腳,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
高山上的茶樹,往往比較瘦小,芽葉也會比較袖珍,芽頭較小。這樣生長出的茶樹也別有乾坤,表面看起來小小一株,剖開土壤卻會發現,根的深度可能遠超過樹的高度。這么多拼命吸收來的養分,最終都匯聚到葉端為數不多的嫩芽頭上,想想就很美!
濃縮就是精華,懂了咩?
也會有人質疑,高山茶又不一定比平地茶好咯。如果你一定要用田忌賽馬的方式來比,平地茶中的上駟對高山茶的下駟,高山茶一樣會一敗涂地。
高山茶的優勢在先天條件,后天因素也會有影響。用烹飪來做比方,最頂級的佳肴,出色的食材必不可少;食材本身長得不好,就算廚師本事再大,也就是化腐朽為神奇而已。
2 | 溫差大的功勞
所以,在同等級的情況下,高山茶為什么能完勝平地茶?
簡單來說,因為晝夜溫差大,糖分多,無污染。
高海拔,意味著茶園晝夜溫差很明顯,一般至少在八到十度。聽上去很玄乎,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會那么甜?就是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晚上糖分聚集。
晝夜溫差大還有一個附帶效應,就是污染少。
高低夜間溫度低,蟲子很難存活,沒有蟲子就不用施農藥,加上高山人跡罕至,海拔高于空氣污染層,自然也就沒污染。自然植被破壞少,人工干預少,甚至有很多多年生的竹林或者樹林,這樣的微型氣候富氧,本身竹林和樹木都會促進茶樹生長繁育,基本上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生態平衡。
這里可以賣弄個茶葉的行話:其實很多地方,高山茶并不叫高山茶,而是叫內山茶——而那些平地茶或者丘陵茶,則對應被稱作外山茶。
3 | 以下內容請自覺劃重點
高山(內山)與平地丘陵(外山)之分,其實就是所謂核心產區與周邊產區的區別。往往好的茶,不論什么品種,大多都是高山茶。
越是核心產區,通常是高山茶的天下,滋味和價格都不是平地茶能比的。
高山茶都有哪些翹楚?
1 | 高山綠茶
說起高山綠茶,往往最能體現特點的大概是安徽茶。凡是好的安徽茶,基本上都是高山茶,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無一例外。
原因?高山綠茶往往色澤鮮明,芽頭嫩小,內質豐富,開湯泡出來,色澤翠綠透亮;香氣上,花香高揚,且蘭花居多,滋味醇厚,喝一口仿佛整個口腔里充滿了茶葉的香甜,回甘綿長不絕。好比優質白酒,常常被形容“一線天”,好的高山茶,回甘也是一線直下,仿佛沒有盡頭。
2 | 高山烏龍
不管是武夷正巖的四大名樅或老樅肉桂,還是臺灣凍頂山烏龍、梨山烏龍或大禹嶺烏龍,抑或潮州烏崠鳳凰單樅,山越高,茶越好。
平地茶往往是擔著賣,茶商通常還要挑三揀四。而真正的高山茶,茶商紛至沓來,如餓狼般守在柴火灶旁,往往一鍋茶葉還沒出來,就已經銷售一空。
當地老人往往還說,好的高山茶,是要熱茶有涼韻,就是說喝下去的是熱茶,但是有一種清涼的體感順喉而下,茶水過處,生津汩汩。
3 | 高山普洱
至于說茶葉發源地之一的我國云南,古代就有六大茶山的說法。到底是哪六大山,各說紛紜,但這個說法至少證明了一點,普洱也同樣需要海拔。
因為高山古樹,大葉喬木種的古樹不像是南方灌木小葉種,根深葉茂,濃縮成百上千年的土壤養分,匯聚出濃郁茶香和濃厚口感。常喝普洱的人都知道,好普洱往往有
茶氣
,這個茶氣,非古樹不可得,非高山不可得,二者缺一不可。
4 | 高山紅茶
無獨有偶,在紅茶昌盛的印度和斯里蘭卡地區,好的紅茶,最好的TGFOP單一茶園,都是來自于高海拔,因為高海拔意味著紅茶能長出更多好的橙白毫芽葉,也就能提供更高品質的原料,自然也就會有更漂亮的茶湯和更舒適的享受。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何以解乏,唯有高山。
下次找茶,不如學老茶客問一句:
您這兒有內山茶賣嗎?
文 | edward
編輯 | blublu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