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昨天只睡了五個小時不到,今天又整整忙了一天,但是還是選擇坐在這里把今天的感受記下來。是因為我很困惑,更是因為我很悲傷,我甚至委屈、難過……所有能夠想象的到的描述負面情緒的詞匯,此刻在我內心交織。甚至在打下這行字的時候,控制不住淚流滿面。
一個985211的女碩士畢業生,在一所私企,做一份最基層員工的營銷工作,是很低賤、卑微、沒前途、即便有了錢途到了一定程度也要犧牲自己的色相才能換來升遷么?這個沒有邏輯的長句子,是讓我有以上所有情緒的根源。而讓我產生這個疑問的人,是一位60后,位及處長,專業甚長,妻女已定居美國,衣食無憂的老男人。
我是贊助商,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講,這是一位我的客戶,而同時也是一位長輩。所以我言談恭謙,甚至多了哄說的意味。我從來不覺得卑微,因為在他們的專業領域,每個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專家,而在我的領域,我算不上專家,但至少比他們擅長,所以每次站在臺上發言的我,總比臺下更自信。我一直以為我的工作雖然算不上偉大,但至少有意義,雖然是營銷類,但我認為如果我的產品真的能夠幫助到使用它的人,我的價值就已經發揮至最大了。
但今天我被鄙視了,是善意的鄙視。60后的處長,覺得我是個什么都想要的女孩,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認為我選錯了路,應該像他女兒一樣,去美國念書,將來畢業必然是受人尊敬不用求人的角色。雖然在他看來,我的起點有點低,將來自然達不到他美本的女兒的水平,但出國一趟回來,就是不一樣的“大海龜”。當然如果能不回來,最好留在美國,中國哪里還呆的下去,他家所有用品都是海淘來的,在美國,乞丐都能喝星巴克。
寫到這,以上的那些情緒都消失了,為了這樣的人做出的評價而哭,很想給自己兩嘴巴。如果這不是客戶,當場我就扭頭走了,終于深刻的體會到,并不是壞人變多了,而是壞人變老了。我們和上一代以及上上代之間,在很多價值觀、金錢觀、世界觀上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更難以磨滅的,是童年和經歷,或者說是時代帶給我們的烙印,他們那一代人,時代造就了強大的社會流動性,但這種社會流動性導致很多人擁有了對他們來講珍貴的人生,所謂精英,于是他們想拼命通過各種途徑限制社會流動性,來保存自己的實力,保護自己的努力。而什么都沒有的我們,想要去跨越這些山,付出的則要比他們年輕時多的多。
但我們似乎天生是悲觀主義,才能夠在悲觀主義的花朵里孕育出拼盡全力的樂觀心態。就像即便明白他說的這一切是狗屎,我依舊表示不予評價,既不阿諛奉承,亦不激烈對抗,雖然我們的教科書告訴我們,要么你讓他明白你的骨氣,要么你放低姿態待未來給他重重一擊。我的態度是,反正世界早晚是我們的,何必浪費精力在這等沒有素質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