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仿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臺灣 張文亮)
不知道屏幕那邊的你看到這首詩詞之后有何感受?
對這只“蝸牛”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啊,這只蝸牛可不正是那個我們身邊的那個小孩子嘛!
父母教育孩子有時候就像牽著蝸牛散步一樣,有時會著急孩子為什么一直沒有進步,甚至責備孩子一直在原地踏地,有時候會因為孩子做得不好而生氣!
但是孩子一直在努力走著啊!
不要忘記了,他也只是一個孩子,沒辦法像個大人一樣走得那么快,也沒有龐大的身軀與你對抗。
你的孩子,他已經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很多父母明知道“蝸牛”走得不快,還是要用各種方法催著“蝸牛”快點快點。
父母還忽略了一點,這是在散步,不是在跑步。
相比跑步而言,散步是愜意的,輕緩的,慢節奏的。
在散步的時候,我們并不是為了追求快點走完這段路,而是要邊走邊欣賞著路上的風景,邊走邊跟身邊的人談論著自己的心情。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送給父母的禮物,他的出現可能讓你的生活變得一團糟,讓這個家變得沸沸揚揚的,讓這個屋子變得臟兮兮的。
但也正是他的出現,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充實了,讓這個家變得更熱鬧了,讓這個屋子變得更有家里的味道了。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他的想法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單純得多。
在這里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位父親在家門口洗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在旁邊玩耍,就在父親轉身回去拿一塊抹布的功夫,回來看到兒子拿著一塊石頭在車門上亂劃。
他父親很生氣,過去就是一耳光,孩子哇哇大哭的跑去找媽媽。
父親冷靜下來之后,才看到兒子用石頭歪歪扭扭地在車門的玻璃窗上劃出了幾個字:“爸爸,我愛你!”
有時候,我們認為孩子好像總是在搗亂的時候,不妨再冷靜思考一下,他是不是想幫你做其他事情,只是不小心幫了倒忙;是不是想準備什么驚喜,卻被你一聲呵斥嚇哭了;是不是有很多話想對你說,又害怕你不當回事。
孩子其實一直在成長,他的心思很細膩。很多時候,作為父母,不要老是以一個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孩子,放慢自己的步伐,陪著孩子去感悟這段珍貴的時光。
當你放慢自己的腳步,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在向前努力,他不是停滯不前的,他的進步會一天比一天快。
你的孩子也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你的信任和關愛的。
牽著蝸牛散步的時候,其實蝸牛也在牽著我們父母。
他帶領我們父母重溫了兒時的記憶,讓我們又見識到成年人世界里少有的那種單純和率真。毫無心機,就像一朵潔白的蓮花,帶著沁人心脾的清香,芬芳著我們的世界。
總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會長大成人,也會牽著自己的蝸牛去散步。那個時候,我希望ta能成為一個耐心有愛的爸爸或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