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女那伽
幾篇小說中,全是孤獨的少年,帶著饑渴和探索,蓬勃生長,然而生長中,又帶著讓人不安的、野蠻的力量。
我們以往讀到的描寫少年的小說,多是清新的。但伊恩·麥克尤恩寫出了孤獨少年的瘋狂。這瘋狂,非常隱秘而讓人無法察覺,這樣的故事,讀來讓人心驚。有誰知道,少年除了青春,還暗藏著那么多的黑暗?
我只能感覺到一絲絲意向,但無法總結(jié)。不知道是自己距離青春期是太遠(yuǎn)了,還是太近了,讀了總覺得有些熟悉,卻又明明很陌生。
提到青春、少年,大家能想象到的畫面多是干凈的。而文中這幾個少年,給我的感覺卻并不那么干凈。當(dāng)然,也沒有成年人那么骯臟。只是,他們都非常不安,帶著自己都不知覺的躁動和邪惡。
對,類似于兒童天真的邪惡。他們嘗試著、急切地想要沖進成年人的世界,但卻不得其法。帶著身體的原始沖動,向著想象中的成熟大步快進,對自己的行為好像都沒有知覺似的。
可就是這樣毫無知覺中,卻犯下了讓成年人瞠目結(jié)舌的罪惡。那種罪惡,很多都令人發(fā)指,是少年野蠻生長帶來的破壞。最悲哀的是,少年卻不自知。
《家庭制造》中,男孩裝作故作深沉的樣子彎曲又伸直手指,想讓人知道自己其實已經(jīng)長大,無所不知。和妹妹康莉玩“過家家”游戲的描述,特別生動,帶著孩子的直覺。那種女孩為此興奮不已,而男孩為此痛苦萬分的感覺。然后,這個男孩誘奸了自己的妹妹,看著讓人……難以形容什么心情。沒有受到正確引導(dǎo)的男孩,就這樣在無知中,干下了亂倫的勾當(dāng)。起因僅僅是為了所謂的面子。
《舞臺上的柯克爾》在舞臺表演不可描述?太大膽了。舞臺上的這幕表演,什么意思呢?男女搖擺,我想象不出是個什么姿勢,不過根據(jù)后來這一對“搖擺太快”的描述,大約能想得到了。只能說,要表演這種劇情的人,真的太變態(tài)了。
《蝴蝶》中一個孤獨的少年,猥褻幼女。然后,非常冷靜地把摔倒的小姑娘扔進了運河之中。讓我想起了《告白》中的惡作劇。這是一種,充滿了孤獨、無知無恥的感覺。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胖胖的珍妮帶著小孩和主人公,因為莫名其妙地笑,船翻了。珍妮和小姑娘沒再浮起來,主人公則在水中漂流了很久之后才上岸。然后,到此結(jié)束。此后會怎么樣呢?
珍妮是個胖姑娘,有趣但卻沒人在乎,只有一個傻傻的男孩子喜歡她,然而在暑假結(jié)束的最后一天,一切就這樣突然畫上了句號。感覺都可以當(dāng)做一個恐怖小說的開頭了。
《立體幾何》是很特別的一篇,“我”癡迷于數(shù)學(xué),癡迷于自由,在念叨著“維度是知覺的函數(shù)”這句話時,找到了靈感,毫不費力地解決掉了女友。這部小說,帶著一種超現(xiàn)實感,特別像博爾赫斯。
《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文中那種夏天的油膩和炎熱感,非常真實。最后打死母老鼠,少男少女,忽然開始真正的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