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的一個尋常午后,我選了本灰色的效率手冊,當時只是希望能夠擁有預見的能力,卻未曾料想2020年, 現實的戲劇性讓任何劇本都顯得無力。
這一年,因為新冠,原本開放流動的世界驟然靜止;本就熱鬧非凡的網絡世界更如同烈火烹了油,井噴式的互聯網信息悄然無息的竊取了時間,也給人帶來疊加的焦慮。
這一年我關了朋友圈,退了長達五年的微信聊天群,最大程度減少社交網絡干擾情況下,拋開普世定義的成功與光鮮,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人生與價值。
站在年末的尾巴上,試著用三個短語來概括今年的主要收獲。
1. 懂得取舍
2020年初,我列了諸多計劃-練字、玩轉辦公軟件、一口牛津腔、開健身公眾號財源滾滾;
更不用提學習方面的注會、二級口譯、法語AI。
這些斜杠交織一起,形成一個大大的叉。
注會過一掛一,二口懸著,法語小舌音練出滿口臟話,小學生的字,Excel仍舊為復制粘貼高手,英語么,糊弄糊弄大爺大媽還湊合;微信公眾號連密碼都忘了;
失敗的本身并非沒有執行力,或是缺少耐心,不夠專注。
而是眼花繚亂的計劃,讓人失去了專注度。
我們常說制定計劃需要切合實際,而真正的實際,除了所謂的身體力行,更離不開正視自身欲望和內心后的取舍。
浮躁的社會中,有太多的目標實際是基于商業化宣傳后的產物,而并非源自內心深處的渴望。如果不懂得放棄,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2.? ? 學會理解
前些日子銀川會友,安妮菌提到之前嘗試的生酮飲食似乎作用不大,為此有些沮喪。自認為對健身頗有研究的我,開始大放厥詞,抨擊市面上生酮的各種不科學,簡單粗暴以及對身體的傷害。
后來我們有些爭執,但重點不是生酮本身。修養極好的安妮菌最后說了一句:“You judged before I even finished, and that’s so wrong. All I need is understanding.”
? 這句話突然讓人驚醒了,猶如線條一般,它讓我意識到how terrible I’m at listening.
大部分時候,我只關注自身的訴說欲望,在別人只是需要理解與寬慰時,不假思索給出自認為很好的建議,卻忘思考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別人是否真的需要。”
這個社會或許不缺能言善辯的人,但能做到真正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理解的人,少之又少。
]3.? ? 長期主義
年末讀得兩本書-《窮查理寶典》以及《Atomic Habbits》,都提到了長期主義能給人帶來復利作用這個觀點,雖然,分析的維度大不相同。
想起當年僥幸過三口時,感慨了一句無非多了些堅持。郭老板說了句:“其實堅持本身就挺難的。”
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大部分人初中政治就已經學過。但能理解它,并做到它,同樣需要很久的沉淀。
今年或許事業上的成就為0,學習也沒甚收獲,但意志卻比以往更為堅定,似乎無形之中,能感覺到自己體內有顆種子在生根,發芽,經年累月,遍布四肢。無論是讀書、健身、理財還是工作。
明白未來十年自己想要的生活,也知道獲取的方式和付出的代價。剩下的,便是耐心打磨硬核,越是堅硬,越能走遠。
結束語:
效率手冊用到第六本,也開始獲得了預見的能力。
凜冬將至的日子里,尋求自我的道路或許更加痛苦,因為但凡發展,題目只會越來越難,挑戰勢必越來越大,但這也是最冒險而充滿魅力之處。
我知道并不是努力就有收獲,付出終有回報,但也明白只有始終致心一處的人,才有可能最終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十年之中,必有質變點。時間的魔力,最顛覆也最驗證,最面目全非,也最煙消云散。
沒有耐心,就不會有命運。
命運最終獎勵給有耐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