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過一只貓,一只白色的貓,由于它的背上有一些銀色的毛,所以它的品種是英短銀漸層。
這只貓我養了4年了,我喜歡摸它的頭,幫它撓癢,逗它玩,在家里沒有什么人能理解我,包括我的父母,他們有時候可能都不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會在那貓的旁邊,我會握著他的小爪子和它訴說起我的煩惱和它談起我的夢想和它聊很多,我不敢在別人面前聊的,雖然說它都聽不懂。
在我眼里它就是我的家人,很親的家人,也是我在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傾訴對象,我很害怕離別,和任何人離別都會令我感到焦慮。
第一次和我的貓離別,是因為家里的窗戶沒關好,它跳下樓了,我家住在6樓,要知道從這個高度跳下去,真的是九死一生。
可能是為了讓我能不被這件事影響我學習的進度,家里人和鄰居都在幫我找這只貓,基本上可以說一天到晚都在找。尋貓啟事都貼遍了大街小巷,三天過去了,依然沒有結果。很多人和我說貓已經死了。有些算有點良心的人和我說“貓會遇見下一個主人,過更好的生活。”
我知道這些話都是善意,但我就是不愿意接受,失去了自己的一個家人,我常常因為這件事情在上課或者說是吃飯的時候,忽然就忍不住哭了出來。這件事情的確影響了我的學習,讓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腦袋里邊都在為貓的下落擔憂。
父母當然是以孩子的學習為重,他們肯定不希望我因為一只貓耽誤我的學業。有一天我的父親對我說“你沒必要因為一只貓搞丟了,就成天悶悶不樂吧,它畢竟只是一只貓啊!”
它畢竟只是一只貓啊?我很不明白,為什么在大人的眼中,養了4年的寵物依然是一個寵物,永遠不可能成為自己的家人。為什么這個世界的原型是如此的冷血?究竟是為什么呀?
過了大概一個星期吧,這只貓找到了。為了防止貓再次跑丟,家里的門窗基本上都時時刻刻緊閉著。在這樣的圈養下,貓每天就是睡覺,不得不說它胖了一大圈了。
于是父母又以把貓關著不好,必須給它自由,為理由 說是要把貓送給別人養。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4年前,母親與我在寵物店在很多的貓當中選下了這只貓。那個時候我的母親是非常喜歡這只貓的,甚至經常拍它的很多照片發在朋友圈,就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
可我不知道為什么,一個生命你當初養了它,現在養膩了,就可以拋棄它。即使它只是一只貓,那如果是人呢?
往后的日子,我為了不讓貓被父母送人。我和父母爭論了好久,基本上說好幾天就要為此爭論一次。
這對于彼此的生活都是一種影響,到了最后也只是兩敗俱傷。隨著我的中考時間越來越近,父母為了讓我專心復習,便不再和我提起要送貓的事情了。
但我深刻的明白中考考完,搬家的時候父母不會把貓帶上的,貓肯定會被送人。我很珍惜和它的最后那段時間,最后的相遇總在差那間。
中考考完以后父母便聯系了,一個人要來領養我的貓。那個人我都不認識。她是樓上鄰居家的一個客人,當時只是到樓上鄰居家做了個客,然后下樓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我的貓,然后就隨口說了一句 想要領養。結果沒想到我的父母居然還爽快的答應了。
我不懂就連送人都不能找一個熟悉的朋友家嗎?非得找一個陌生人,互不相識的人,甚至連對方的家境和住址都不了解。
我不懂為什么在大人的眼中,一只貓養了4年,永永遠遠都是一只貓,不可能成為自己的家人呢。
貓最后還是被送走了,和我的青春和我的童年和我的一切一起消失了,轉眼間我已經15歲了,結束了我的初中生涯,結束了我的青春,我明白了許多,明白了這個世界…沒有自己想象中的美好。
明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明白了……每一次的相遇都意味著別離。
明白了……故事的結局不是散場就是妥協。
明白了……人與貓終究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