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高曉松的一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充斥著朋友圈,激起了無數寶寶們的詩意情感,整個朋友圈各類的諷刺嘲笑這樣的生活是多么的茍且。
我的一個微信好友在隔天就給老板提交了一份離職報告,上面狠狠的只寫了一句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老板也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只回復了一句話“錢包鼓不鼓?”后來,朋友想了想用幾個月的積蓄換來一份詩意和遠方的田野是否值得呢?最終敗給了現實。那段時間我也跟二貨一樣,想象著美好,不甘心在自己的二畝三分地里追尋夢想,來了一次說遠不遠的旅行,各種自拍,各種嘚瑟發布朋友圈。我開始反思,原來我的詩和遠方的田野只是一次自拍?后來問一個老大爺,當地有什么比較特色的好玩的地方?老大爺說,我們認為也就那么回事,沒什么好玩的,可你們遠方來的客人就感覺比較新奇和好玩啊,原來我們的詩和遠方的田野,卻是別人眼中的微不足道和就那么回事。
旅行中人群嘈雜,車水馬龍,沒有我想象的詩,也沒有遠方的田野。有的是勞累,疲倦和水土不服。連睡覺的旅店里面的枕頭竟然也比不上我家里的蕎麥枕睡的踏實啊,早晨起來脖子落枕厲害,早點點了當地的特色小菜,貴的要命。端上來后確讓我哭笑不得,這個原來就是我家棒子地里的野蒿子桿!想想原來詩和遠方的田野就在我家的大門口,竟然還驅車幾百里來看別的。
后來我研究也許別人的詩意和遠方是在考察市場,或者公派出差,拿著公司可報銷的賬單不必擔心口袋的問題,因為這是為了工作才來的遠方啊。我們的詩意和遠方竟然是在消費自己的口袋。又或者人家真的就是自由創業者,口袋里的票子幾輩子花不完,每天還能呈本金持續增長。別人的詩意和遠方的田野是在每天茍且的生活中辛辛苦苦賺來的。
我們還是茍且的生活吧!詩和遠方的田野那么貴,不是我們消費不起,而是消費之后我們茍且的生活就要真正的茍且了。詩在心中,田野就在眼前……
大家好,我是凱麗,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也可關注我微信公眾號(carry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