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集,其中有一篇小說《呆伊凡的故事》教人印象深刻。
這篇小說講的是某個鄉(xiāng)紳有三個兒子,大兒子謝敏熱愛帶兵打仗,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到處征戰(zhàn)。二兒子塔拉史,腦袋靈光,經(jīng)商天下第一。三兒子伊凡,卻只有一個字:“呆”。
謝敏能征善戰(zhàn),很快便通過武力打下一個江山。塔拉史善于經(jīng)營,很快也賺得一個王國。呆子伊凡,偶然間治好了公主的病成了駙馬爺,不久國王死了,呆伊凡便繼位成了國王。于是,兄弟三人都做了國王。
謝敏國王受魔王驅使,想擁有更多的國土,于是擴大軍隊,鑄造兵器,連年對外征戰(zhàn),不久就被印度王打敗,丟了國土,沒了性命。
魔王又化作富商,在塔拉史王國的鄰國邊境駐扎,以高價大肆收購糧食等物資,很快,國王塔拉史除了成山的金銀便什么也沒有了,只能餓死。
魔王也不想讓呆伊凡好過,于是化作將軍帶領鄰國部隊來戰(zhàn),卻發(fā)現(xiàn)呆伊凡的王國沒有軍隊,也沒有人肯當兵,只能作罷。魔王又變成商人,到呆伊凡的王國教人做生意,給人錢財,誰知這里的人根本不要錢,男耕女織、自給自足,一切全靠雙手。更要命的是,呆伊凡的王國有一個人人遵守的風俗習慣:誰手上有繭子,誰就可以吃飯;誰沒有,就沒有飯吃。于是,魔王也餓死了。
呆伊凡的王國很奇怪,這里沒有稅收、沒有銀行、沒有監(jiān)獄、沒有軍隊,所以老百姓不知道當兵是干什么;誰叫他們做工便做工,也不要錢。王國里只有一個風俗,也是人人遵守的法律:所有人都要做工。因此,國王也穿著粗布衣褲、草鞋,天天勞動。
謝敏國王能征善戰(zhàn),卻因窮兵黷武而亡。塔拉史國王金銀成山,奈何不能果腹。伊凡國王只有一個呆字,卻讓整個王國很簡單,所有人都要做工,卻衣食無憂、人人向往。這真是傻人有傻福。
還記得大學時,雷紹峰教授在給我們上大學語文課時講到誰最快樂,他說:你們所認為的傻子最快樂,你們看他好像什么都不懂,昂著頭,這里看一下,那里瞅一下,見到誰都是‘呵呵’,其實他最快樂。彼時,雷教授正是郁郁不得志之時,幾年后就任大學出版社社長,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那時,聽雷教授講完也就過去了,但這幾句話卻時常在我耳邊響起。是啊,“傻子”是我們從世俗的眼光或者所謂科學的角度給出的標準,但是誰又能抹殺“傻子”的快樂呢?沒有過多的欲望,沒有執(zhí)著的追求,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因為簡單,所以快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魔王,它總是在教你追求更多、擁有更多,為了占有,你甚至不惜訴諸武力。其實,你也完全可以過得簡單一些,追求而不執(zhí)著,擁有多少,一切隨緣。
做一個簡單的傻子,可能會比一個受魔控制的國王要快樂。
因為,傻人有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