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了,2017年是焦慮滿滿的一年,腦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是就一直猶豫不決,停滯不前,每天都很忙活得很累,覺得很茫然。隨著2018的到來,我發現這種狀態不能再持續下去了,我一定要找到一個轉折的關口,我需要一盞明燈去指引我的方向,于是我做了一個決定——每天堅持讀書。
花了3晚的時間,看完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很久很久沒有這種充實的感覺了,就像對自己過去混亂思想的一種洗禮,突然有種開竅了的感覺,才發現自己很多的想法都是很封閉,正確來說應該是缺乏財商。雖然說過去三年的工作是會計的工作,但是其實說起來還有點慚愧,我覺得自己白白浪費了這三年,我只是在做好工作的本分,很機械地完成一些電腦的操作而已,但其實真正掌握的東西,真正學習到的東西,少之又少。又或者說我根本沒有這個心思去學習,去深究會計這些枯燥的東西。記得第一次玩富爸爸窮爸爸的現金流游戲,我當時也是比較懵的,發現自己對投資,現金流的了解太少了,身為一個會計,本該對現金流有著如魚得水的運用,可是,我沒有,真的沒有,我甚至還要想很久為什么要這么做,所以我覺得我愧對自己是一名會計,愧對這三年的時光。我一直都對會計的興趣不大,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會計,現在反過來看,只是因為我只是將它當成職業,而沒有將它當成事業,又或者說沒有將它靈活運用在自己的事業上。我把它從我的生活中隔離,從心底里就認定了它只能是工作,所以錯失了很多機會。很簡單地說,就是好像讀書的時候,為了高考而高考的感覺。太可怕了,這種思想太可怕了,而它,竟然伴隨著我工作后的每個歲月。
富爸爸窮爸爸里面有很多思想,我老公曾經也灌輸過給我,我知道,也理解,但是做事情時還是不自覺地按著自己的思維走。對,我就是活生生的窮爸爸思維,怕冒險,做任何事情都要穩妥,怕失敗,輸不起。但是我卻有著富爸爸的野心,這才是致命的。所以終日就糾結于如何擺脫平庸,卻又沒有膽量沒有魄力改變現狀的瓶頸局面。抽象地說,成功者是食得咸魚抵得渴,而我就是想食咸魚還時刻不忘提著幾大桶水,但最終累到連咸魚的尾巴都舔不上的人。富爸爸說,這是因為對于這些人來說,成功的喜悅抵不過失去的痛苦,而怎么選擇,就決定了你的未來。失去,我確實承受不起,我一直很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我所擁有的一切,但其實我也沒擁有什么了不起的東西,我很明白這種心理,這叫缺乏安全感,需要借助外物去彌補自己內心的缺失。一旦失去,就好像被剝光衣服一樣,赤裸裸地無依無靠。這種心理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而我明白要去摧毀重建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治療缺乏安全感的唯一良方,就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而我急需鍛煉的,就是這種能力。而如何變得強大,第一步,我選擇閱讀。上帝恩賜給我們每個人兩樣東西,一是時間,二是思想,擁有只是一個結果,能擁有才是關鍵。能不能,決定是否擁有。
這本書還有一種思想十分吸引我的——給予。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了,但是之前聽到這些雞湯都會避之則吉,這次看到富爸爸的講述,有種醍醐灌頂式的啟發。也很好地解釋了我最近一直疑惑的問題。沒有給予就沒有獲得,我并不想說些這么老土的雞湯,但事實確實如此,不然為什么富商們都搞慈善捐款,一些大公司都花重金聘請高端專業人才,因為獲得遠遠大于給予,就是這個理。給予,在任何時候,它都不是無償的,它發揮的作用可能往往超乎想象。就拿我花藝學習的事情來說,我認識兩位老師,一位老師專業技能已經算比較高了,但是她教學還是有所保留,有次我問她的花藝雜志可否外借,她是拒絕的。而另一位老師,剛入行不久,但是能力很好,很多東西她都樂意分享,也是免費提供很多國外的花藝雜志,所以迅速就聚集了很多粉絲。我明白這也是一種商業手段,但是我只是要說明一個結果,很多花藝師吝嗇給予,害怕別人搶飯碗,這也是不自信的表現,給予與分享,其實也是在幫你篩選客戶,也是給自己不斷的動力自我提升。生意如此,人際交往亦然。要想獲得,必先給予。
夜已深,其實還有很多觀點想記錄想抒發,但是眼皮已經打架了,今天就先記錄這么多。今天在這里立了flag,堅持閱讀,希望自己真的能堅持下來,還有堅持聽讀日語,堅持健身,堅持花藝學習。2018,關鍵詞是四個堅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