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公交墜湖案,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從一開始就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
現在,救援已經結束,21個生命離我們而去。同時,破粹了21乃至更多的家庭。當然,更給我們這個社會就下了一個深深地傷痕。
看新聞報道,調查已有了結果。司機因為家庭、工作、人生的不順利,對生活失去信心,對社會失去信心,對自己的生命不再珍惜。同時,將自己的遭遇歸怨于社會的不公,進而用生命抗爭,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那些無辜者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這幾天,看到了兩則新聞。一個四五十歲的女人,因為生活的不幸,歸于丈夫的不努力,從而將丈夫殺死。
而安順的這位司機,不光殺死了自己,也怨毒的帶走了另外21個無辜生命。作為一個已然放棄自己生命的小人物,在生活中、在社會上的無奈,讓我感到悲涼和同情。但卻傷害了另外的無辜的生命,則讓我對他感到憤怒。
五十對歲,家庭離異,無家人相伴,甚至可以預想,隨著年齡增加,身體老邁,晚景會是何等凄涼?
工作了一輩子,只有多年前的40多平米的公租房。僅有的,連容身都困難的小房子,還被拆遷了。賠了七萬多,當今的房價,試問何處能安身?唯一的希望申請廉租房,卻一再杳無音訊!
這樣的境遇,落誰的身上,恐怕都只有崩潰。放眼望去,世界多美好,但自己卻看不到一點陽光和希望。
當然,社會值得從這個案例獲得反思。我們的社會本來有許多問題,而我們努力的意義,就是讓他不斷美好起來。
但作為個人,我覺得猶如魯迅所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的可憐,在于命途多舛,他的可恨,在于一味地抱怨社會,而沒有反思自己。甚至于采用失去任性的手段,破罐子破摔,自己過不下去了,也不讓人過下去。
任何人,都沒有責任為他的今天的不幸遭遇買單。
珍惜每一分鐘,做好每一件事,不要讓明天的自己變成今天的他,就是每個個人應該做到的反思。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從自己做起,做好自己,每個人都做到了,社會就變得更好了,這樣的悲劇才會慢慢消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