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里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016年12月13日,離開南京第285天。
離開了這么久,我的電話號碼歸屬地還是南京,很多社交網站上的地區依然寫著南京(懶得改也是一個原因*^__^*),朋友圈封面圖仍舊是雪后的秦淮河,關于南京的消息及新聞我仍然會忍不住細看,朋友圈里發的關于南京的圖片我總是會下意識點開大圖……
所以,當今天的朋友圈被南京大屠殺第三個國家公祭日的信息刷屏時,心情酸澀且沉重,情不自禁就想起了在紀念館附近住的那兩年,想起了在南京的1414個日夜。
我在南京呆了近4年,走過南京的很多地方,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附近住了差不多2年,每天從紀念館外面路過,偶爾會在門口300000的數字下停駐,偶爾會在對面馬路繞過四季青翠的夾竹桃眺望里面的和平鴿,也會在節假日時看著望不到頭的排隊進紀念館的隊伍感嘆,但只進去過一次,那種無以言表的悲傷和沉重,壓得我闖不過氣來,只得避而遠之。
好在,南京除了這段難以言喻的痛苦歷史之外,還有很多風景名勝和濃厚的文化底蘊。
我走過南京的很多路,看過很多風景,遇見很多人,經歷歡欣喜樂,也經歷悲傷絕望。
我曾在萬物復蘇的繁春走街串巷賞百花開,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望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在深秋看銀杏樹黃梧桐葉落,在雪花紛飛的時候登紫金山賞十里秦淮,在斑駁的城墻上懷古,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感嘆生無可戀,也曾在磅礴大雨中孤立無援,在夜深人靜時走在回家的路上對影自憐,在遇見生活里的小確幸時歡呼雀躍……
那段一個人在異地他鄉慘淡經營的日子里,無數人問過我為什么要來南京,我似是而非給過很多答案,但其實直到今天,我都不確定自己當年為什么會毅然決然去南京,也不知道那時是從哪里借來的勇氣敢孤身一人奔赴那座完全陌生的城。
在南京的生活,其實過得并不好,數不清的時候,我都覺得,這座城市和我沒有太大的關系,這里沒有親人,沒有什么朋友,也沒有可以為之奮斗不息的理想,即使有曾經最想見的人,可從來不曾也無法遇見。直到最后不得已離開,在某個瞬間回頭看時才發現,這座城市對我來說,永遠都是特別的存在,是烙在心里無法除去的印記。
就像,我一直清楚地記得2012年4月看著火車在氤氳的霓虹燈中穿過南京長江大橋時的心情,車輪撞擊鐵軌的哐當聲喚醒了昏昏欲睡的我,透過不怎么干凈的玻璃看著昏黃燈光里的滾滾長江,坐了26個小時硬座火車的疲憊瞬間煙消云散,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而后來離開,登機前看著無限好的夕陽,背上的行李包像是變成了鉛,一步一停,步履維艱。
在回答別人為什么會來南京的問題時,我說,是因文人騷客極盡墨筆寫就的江南夢,因電視劇中槳聲燈影里的十里秦淮,因為你曾經來過。猶記得七年前第一次看到你鏡頭下的金陵城和江南,我便心向往之,那時就說,我要去尋江南夢。
是的,在很長一段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的時間里,我是真的以為,我會愛上那座城,是因為那兒有你,有我最想見的人,所以我能不顧一切奔赴一場夢。可是此時此刻,我恍然發現,那座你早已離開的城,我依然愛著,也還會一直愛下去,比愛你更長久一些。
盡管,我知道,對南京來說,我只是一個過客,我的到來或者離開都沒有任何影響。我也知道,南京對我來說,和其他呆過的城市一樣,只是一個曾經呆過四年的城市,是一段酸甜苦辣都有的歷史,就像你只是路過我的青春一樣,是一個人的記憶。
可是,那又怎樣呢?在那段日子里,有得有失,有歡笑有悲傷,有陽光有風雪,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讓以后越來越好。
是的,我依然愛著那座幾千里之外或許很難再去一次的城,比愛你還要久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