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在《理想國篇》里說:“愛是殘缺的東西渴望恢復之前的完整狀態(tài)之情。”剛看到的時候還不懂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好像有點明白了。
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男人和女人。其實本來男人和女人是一體的,上帝在創(chuàng)造人類的時候故意將他們分開了,所以我們?yōu)榱苏一啬鞘サ牧硪话攵_始苦苦尋找。
從這種說法來看,“愛”簡直就像是本能一樣,就像餓了就需要吃東西一樣,其實有時候自己還不想吃飯身體卻早早地抗議了。這樣一想的話,“愛”是盲目的也就成立了。因為丟了東西就要找回這是常理,丟了另一半就要找到這是早就被決定好的。
人常常都會羨慕別人,羨慕別人那么高、那么瘦、那么聰明,說羨慕是因為自己沒有那些,如果有就不會注意到了吧。在也是一種“愛”的表現(xiàn)吧,也是因為想要變得“完整”而產生的情感吧。
有人說:“那看到那些可憐的孩子就想幫助他們這種愛也是嗎?”
首先我要說,這種感情不是愛,而是同情或者同感。同情是以自己過的比對方好為前提而產生的情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了自我滿足而想要去幫助對方;而同感是因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對方的痛苦或悲傷,因為感受到了而想要伸出援手,這和同情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樣解釋過后,大家應該就自然有答案了吧。沒錯,同感才是真正的“愛”,而同情不過是為了達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不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來為對方考慮。
這種尋找的過程必然是充滿了未知的,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到底,即使最后還是沒有找到,這個過程將會始終留在心里。
愿所有愛酒的人都有酒喝,愿所有流浪的人都會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