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微信群里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小七妹氣得要死,她的一篇很優美的散文《那些年,豬油香》,被一個叫“有故事關于我們”的公眾號給盜用了。
小七妹曾經問過我一件事:有人給他發信息,說她的文章很好,想轉載。我意見很明確,沒提報酬的問題,就不用理他或直接拒絕。小七妹認為我說的有道理,沒有理會那個想空手套白狼的家伙。
最先發現七妹文章被盜的并不是她本人。七妹的一個朋友在一個叫“文明義烏”的公眾號上發現了七妹的《那些年,豬油香》,標題,內容,甚至插圖都沒動,署名“有故事關于我們”。
小七妹自然是生氣的,就給我發了個信息。我很驚訝,第一次感覺到知識產權的問題離自己這么近!先安慰她,我們幾個還沒被盜過呢,我就說過七妹是最有才華的。當然對盜賊還是怒火中燒的,恨不得立即找到他,揍他一頓。
我按小七妹給的鏈接找到“文明義烏”,義正辭嚴的怒斥他們的無恥行徑,要求他們與原創作者聯系,并首先刪掉貼文。
公眾號的留言是要經過篩選才能顯示的,估計用途不大。我又順藤摸瓜,找到義烏文明網,想拿到他們的聯系方式,直截了當解決問題。
這時,小七妹又發來信息,說她聯系到義烏市方面了,對方很誠懇。說他們是從一個叫“有故事關于我們”的公眾號轉來的,并且花100元使用費。
他們向七妹道了歉,刪去了盜文,并表示愿意付給七妹50元補償。雖然七妹沒有接受他們的補償,但對結果也很滿意。畢竟人家是官方,民不與官斗可是古訓。
我反省一下自己,還是不夠沉著,義烏是小商品批發行業的龍頭老大,浙江也是比較先進的省份,基本的法律意識和誠信觀念肯定是有的。在國家日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今天,應該做不出故意盜用他人文章的丑事。
七妹說,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給另一個人商量了幾句,很快回話說,因為不了解情況,請七妹稍等一下,他們去找負責公眾號的人來解決。
工作人員態度非常溫和,并沒有感覺是七妹給自己找了麻煩。具體負責人很快電話聯系了七妹,說明了情況,誠懇地提出了解決辦法。
幸虧自己沒有大事宣揚,否則雖不是有意誣蔑,卻也涉嫌造謠誹謗,就算有關部門不來請喝茶,自己也會愧疚的。好險,向義烏市人民道個歉,壓壓驚。
好啦,找到了罪魁禍首,就好辦了!不過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小七妹又發來一張截圖,還是那個公眾號,上面赫然是我一篇小文《不懂規則,悲催了》!
七妹文章被盜,我雖義憤填膺,但感同卻不至身受,今天輪到自己才知道什么叫“悲催”。
我順著鏈接過去看一下,果然沒錯。又翻了幾頁,我的《養兒防老錯了嗎》也堂而皇之的載在上面,十五月妹妹的一篇點擊量很高的文章也被盜用。我們一個群里居然有三人被盜,用趙本山小品里一句話說,這個公眾號咋老逮著一個群里的人坑呢?
我卻笑不出來,想想昨天,七妹生氣,今天就輪到我了,這次我是“感同身受”了!明天呢,又會到誰?
不過也有很多朋友說,盜多了就習慣了——我可以說你是奴隸思維嗎?有人對錯的事情見得多了,經歷得多了,就麻木了。久而久之,也變成了原先自己惡心咒罵的那種人。
倀鬼,說的好像就是這種情況。現在很多人還堅持著不同流合污的底線,但由憤怒不作為,到麻木不作為,甚至勸別人不作為,不是已經向“倀鬼”的方向走近了許多?再不警醒,真成了鬼就沒救啦!
《有故事關于我們》公眾號盜用文章顯然不止一天了,積累了豐富的“對敵”經驗。我們的憤怒甚至咒罵,他毫不畏懼,態度可以用八個字來說——“不卑不亢,不理不采”。給所有人都是回同一句話,“對你表示歉意,我們對小編進行嚴厲懲罰的”,刪掉了文章,然后就沒有然后啦。估計微信官方就是這樣要求的吧,只要道歉了刪帖了就沒事了。
簡書的反應也是耐人尋味,小七妹一篇《讓我們端了那個盜文的賊窩》主頁投稿沒收,社會熱點收錄后又撤掉了,為什么?為什么?
有朋友會說,難道你想要經濟補償?太俗了吧!對,我就是要這個!我們不是他的奴隸,也不是他的爹娘,沒有義務為他一個私人公眾號免費打工!
公眾號盜了我們的文章,走法律程序不容易,微信的馬化騰也管不了這么多,投訴了這么多次,沒回音。
不過,大多數網友還是支持我們的,這讓我們在苦苦的維權中感到溫暖和力量。
國家強調保護知識產權,但真正的懲罰措施還是很少。遇到了不要臉的“盜賊”,我們無可奈何。
忍氣可以,但不能吞聲。雖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我們還有腦子,還有筆,發出聲音就是我們的“用”!手里有筆的不應沉默,否則,作惡的得利,且名聲無損;為善的受損,且名聲不揚。逆淘汰之下,作惡者愈多,為善者愈少,我們將會生活在怎樣的社會中?
沉默,并不總是金,書生們應有所作為!
最后向文明義烏官方公眾號表示敬意,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