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聆雪
“愿我們一生歡喜,不為世俗所及。
以謙虛之心,領歲月教誨,
以虔誠之態,敬來日方長,
不驚歲月波瀾,不為暗流涌動,
心似琉璃,靜守日月。”
1、
生命的旅途,需要豐盈的獨處,孤獨是常態。
喜歡一個人安靜素雅地待在某個角落里,聽風拂過枝頭的輕響,觀雨灑落窗臺的寂寥,看窗外霓虹燈下往來的身影,品茗手中一盞清香的花茶,靜讀一本翻了又翻的舊書。
仿佛歲月在自己編織的光陰里,安靜而美好。
人生海海,浮世湯湯,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無法避開喧囂的,我們流于浮華,也喜歡看繁花盛景。
但若能覓得一處閑靜清雅之地,哪怕偶得片刻的靜謐,于心靈也是一種滋養。
《安頓一個人的時光》里有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b>
一個人的光陰里,如何與自己相處,決定了生命的厚度。
不要總想著,找一個人為自己分擔痛苦和悲傷,我們所謂的痛徹心扉,在別人眼里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埃,風一吹,就散了,甚至驚不起一絲漣漪。
雖然成年人的孤獨,本就是悲喜自渡,但這,也正是我們難得的自由,仿若一朵月光開在心河之上,冷冷的清輝明朗一片。
2、
很多道理,其實在我們長大后,才會明白。
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
我們總是想要擁有太多的東西,其實攤開手掌看一看,就會發現,能握住的真的太少了。
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四季風物亦躲不過風雨的侵襲,該凋謝時,哪怕多停留一刻,都不能夠。
零落成泥,是世間萬物的宿命。
很多東西,人不在了,它卻還在,仿若古人所言,“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物是人非,其實也是生命的常態。
如今,若我們依舊慌慌張張、匆匆忙忙地在人世間行走,驀然回首時,是否會發現,眼前的一切,曾經都為自己所用,卻從未被自己真正擁有。
所以,珍惜當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并為之努力,不羨慕,不嫉妒,不攀比,不強求。
我們可以在陽關下微笑,也可以在風雨中奔跑,生活中沒有最好,也沒有最壞,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狀態。
3、
生命是一段旅程,我喜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狀態。
心若陽光,生活才能斑斕;人若簡單,生命才能清澈。
浮生熙攘,從不曾停歇,手持耕耘,相信時間自有回答。
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不斷豐盈自己的時光,守一份獨屬于自己的幸福,不輸給貪念,不敗給孤寂。
不羨慕他人,不嫉妒彼此,你有你的繁華盛景,我有我的風景獨好。
編輯搜圖
真正的從容,就是做好自己,靜守歲月,安待浮華,接受孤獨,保持清醒。
愿我們在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清晨,都能夠告訴自己,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風景。
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陽光,愿我們能夠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然后可以在不動聲色間釋放善意,不愿張揚,卻又恰好溫柔。
一個人,可以安靜而豐盈,兩個人,可以溫暖而踏實。
歲月如此,便是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