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請別讓你寶貴的知識繼續跑黑車了

1.兩個生活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2017年8月1日,周二,中午12點降落柳州白蓮機場。離客戶公司還有點距離,隨手打開滴滴,然而顯示機場周邊沒有專車。走出到達大廳,一堆的出租車司機圍上來,各種價格,我也不知道多與少。退回大廳,滴滴切換到快車,不到10秒鐘就有師傅接單。

故事二:有了微信之后,好久沒有登陸QQ了。微信上偶爾會收到極少數很久不聯系人的消息「在嗎?」。當看到這樣的消息時,可以斷定此人一定不會是移動互聯的深度用戶。因為他還在用QQ的思維來定義微信這種新的溝通方式。

2.存在就應該是在線狀態

白蓮機場的快車,絕不是因為滴滴而存在的,也許眾多快車的上一個角色就是前擋上掛個小燈的黑車。只不過,在滴滴出現之前,你和黑車之間的需求匹配需要相互之間同時同地可見才能達成。因為你與司機都屬于離線狀態。試想,世界這么大,能遇到服務你的黑車司機也算是一種緣份。

但是,滴滴改變了這一切。現在,你計劃出發,就可以在家里快速找到能服務你的司機。因為,你們同時在線。

當你發出一封Email時,你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到對方回復。但做為風靡一代人的溝通工具QQ,可以讓你及時收到對方反饋,當然,前提是對方的QQ要處于在線狀態。

微信,已經成為和眼睛、手腳一般重要的器官。你的器官是隨時隨地處于在線狀態,我要拿東西,我不會在想我的手是不是在線。微信也是如此,移動互聯的今天,你的微信就代表著你的在線。就代表著別人是可以隨時能與你取得聯系。

這就是在線的價值,只有在線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聯接、大數據、人工智能……所有的一切創造都需要在線。

3.躲在公司角落里的知識文檔

案例一:2008年,華為有6萬多研發人員。調查統計得知,在研發體系內有3000多個知識文檔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共享文件夾,部門內有獨立的電腦,共享部門內文檔;

2)Notes庫,公司內的郵件是基于Notes,存在眾多的Notes庫;

3)SVN庫,借用管代碼的SVN庫來管理部門內文檔;

4)SharePoint,基于微軟的此軟件共享文檔;

5)開源軟件,自行搭建開源軟件系統來共享文檔;

6)…………

這3000多個系統,就如同公司內的3000多輛黑車。盡管每個系統中文檔質量都很不錯,但因為是黑車,所以,只有有限的人員在使用。

案例二:某知名汽車企業研發中心,公司內有52個研發組織單元。公司知識管理部門在所有的研發單元推行文件共享機制,搭建了統一的文件共享服務器。梳理出適合于自身的文件、文件夾命名規范,及權限體系。

通過幾年的運作,一共存儲了52*200G的知識文檔。看起來很可觀,但再思考幾個問題:

1)每天有多少人在使用這些文檔?

2)大家最喜歡,使用最多的文檔是哪些?

3)文檔有新版本時,需要此文檔的人是否能知道?

4)項目、業務兩條線,能否做到只維護一個版本?

5)非本部門的成員如何才能查看到部門內的有價值文檔?

6)每個文檔大家的反饋是什么?

7)…………

你應該能想到,應用傳統的文件服務器方式,身為公司的知識管理人員,是不可能解答出上面的幾個問題。其實這樣的文檔是另一種形態的黑出租。

4.在線的文檔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在線是一種狀態,是隨時隨地可以聯接與被聯接的狀態。把文檔存在一起并不表示就在線了。眾多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引入知識庫,發動員工存儲文檔。然后就發現,其實只是換了個地方,從黑系統里轉到了知識庫里。并非我們所期望的知識活水。

這樣的文檔,只有你看到才有可能被應用。就如同黑出租,只有你看到了,才能招手為你服務。但,現實中員工工作是場景化的。在工作的現場需要隨時隨地獲取到知識文檔支撐。

只有在線的文檔才是活水,只有在線的文檔才能為我們隨時所用。「找、理、用」知識管理的關鍵三步,找的前提就是要在線。(找理用請閱讀《知識管理其實很簡單,你之所以不明白是因為專家講的太復雜》)

就如同你不可能搜索到離線的網頁,你不可能聯系到關機的同事,你也不可能喚醒內心不想自我改變的人一般。你更不可能找到藏在別的部門的某個文件夾中有權限的文檔。

企業管理者要構建在線的知識文檔。

5.構建屬于你企業的文檔「滴滴」平臺

打開滴滴,你可以找到周邊能為你服務的汽車,根據需求不同,你可以選擇快車、專車、出租車,甚至是ofo單車。下單后,你可以通過手機看到車在哪,還有多久才能接到你。當你下車時,你不用再掏出錢包,師傅也不用為你找零。到目的地后,你還可以對師傅的服務做出評分與評價……

我想,這一切,我們都不陌生了,短短幾年,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出行的新方式。反觀企業內?你是否還在用傳統的文件共享方式?你是否還在用傳統的知識庫存了一堆沒有人用的文檔?你是否還在部署一個系統后,需要進行全員的推廣培訓?

在線的知識文檔,不是搬一套系統進來,全員把文檔存在一個地方這么簡單。我們應該構建基于移動互聯思維的知識滴滴平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員工客戶化:要把員工當客戶,以服務客戶的心態服務員工,知識平臺要讓員工用著爽。而不是覺得又多了一項新的管理工作;

2)功能產品化:用產品的思維,而非IT的思維構建功能,構建不需要培訓的知識系統。低門檻或者說是沒有使用門檻是唯一的產品標準;

3)服務運營化:知識需要經營,產品需要運營。分享、評論、點贊、評價、收藏、動態……這些運營化的能力缺一不可;

4)機制經濟化:基于積分機制,分享文檔、反饋文檔、傳播文檔都需要給予貢獻者積分。下載文檔、使用文檔、求助文檔需要受益者付出積分。需要動態的知識經濟規則。

6.逐步成熟的在線知識文檔平臺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也需要心中有教堂。知識文檔平臺的建設也需要基于大規劃,逐步完成。一般分為如下幾步:

1)存量在線:先解決組織內已有存量知識在線化的問題,通過上面的四點機制,構建存量知識在線的平臺;

2)知識顯性:最寶貴的知識在員工電腦里、頭腦里。構建隱性知識顯性化的功能,如知識問答、專家博客等,促進隱性知識顯性化;

3)外部引入:分析組織內已有知識與員工訴求之間的差距,找到組織當下系統性缺失的知識點。引入外部數據庫、構建定點采集機制、構建全員眾包「肉采」機制。

目前在知識管理,我們已經有了很成熟的咨詢、產品、運營、服務方案,有需要可以加我微信Askawang(你沒看錯,這確實是硬廣)。

在線的文檔才有價值,越是成熟的企業越不缺少有價值的文檔。但眾多的企業內,文檔都在跑黑車,要讓員工在對的地方找到對的文檔比找對象都難。

身為老板的你,構建企業內的文檔在線平臺,讓文檔為員工所用,讓員工更好的創造價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