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接娃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接到,有時她已早早在約定地點等,有時我也會等很長時間才能看到她慢悠悠走出來。
明天就是中秋放假,正在焦急搜尋那個熟悉的小身影。突然,一只小手使勁拽著我往身后跑,弄得我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原來,有小販在買小倉鼠,這個目的很明確,又要“坑爹”。本來就對養小動物很反感的我不知道為什么沒有了“原剛”,猶豫了一下競然答應給她買了。
五年前經不住女兒糾纏,最后以為兔子好養,關在籠子里不會把家里弄得太臟,買了只回來。不曾想,養兔的才是真正超級鏟屎官,每天都要清洗,而且味還特別重,真是苦不堪言。后來越養越大,換了幾任籠子,不得以送回老家成了侄子的美食。
一只灰背的,一只金黃色的就被提回家來。這回怎么處理就難倒我了,總不能又送回老家吧?
做作業休息的空隙,或是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會蹲在小倉鼠旁邊,還不時指揮我喂東西。那愛得不得了的表情,我也不忍打擾到她,可是作業沒寫完又不得不當個受氣的爹。
灰背的小倉鼠比較安靜,兩天來幾乎沒看見它怎么活動,一度以為死了。一動一靜的兩個小生命就這樣和平相處。鼠糧沒來得及買,只好先喂點水果,它們也比較愛吃。
一位熱心的大媽告訴我們,小倉鼠在喂養時尾巴不能沾水,不然就會生病死去。對這一點女兒是記得非常清楚的。
然而,悲劇還是發生了。中午時,不知為什么那只金黃色的小倉鼠拼命撕咬另一只。開始以為是在打鬧,也沒太在意。直到一聲聲慘叫聲傳來才發現灰背小倉鼠被咬得流血,奄奄一息。
迅速分開放在不同的籠子里,但那只灰背的只有微弱的氣息,趴在籠子里一動不動。女兒眼淚汪汪看著受傷的小倉鼠不停地問:“怎么辦,怎么辦?”
知道她心里很難過,并安慰她讓小灰背靜養幾天就好了。可她還是不放心,在百度上查找答案。還好,百度上的回答和我的差不多。平靜下來的女兒指著那個“肇事者”,氣憤地說:把它賣了。連續說了幾遍才解心頭之恨。
中午出門赴宴也要提著受傷的小灰背,還讓我提上另一只,說是出去賣了沒它。可惜吃飯回到后兩只都死了,也許是在車里悶熱的緣故吧。
心有不甘的女兒把受傷的那只放在新買的果盤里,墊上厚厚的紙,一會給它吹涼風機吹,一會是熱風,折騰了半天但終究無力回天。
正準備拿出去扔垃圾桶,女兒死活不讓,非得拿去埋了,還要立碑,一塊是年糕之墓,一塊是糯米之墓。一早起來,第一句話就是要明年的中秋再去看這兩只小倉鼠。
真的無法理解孩子內心對小動物的愛會如此純真。或許是我們的經歷讓我們麻木了,不再對弱小抱有的愛心。也缺少了,發現愛的能力。生活中的愛和感動無處不在,只是世俗的偏見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