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6-03-31 雪柔 juicycoco
【美】伍綺詩:《無聲告白》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人生痛苦兩大樁:求之而不得;得之而不欲。最痛者,二者皆有之。
故事從一個死亡事件開始,一個乖巧懂事、循規蹈矩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失蹤,隨后從離家不遠的湖底尸體被發現,之后,被證明是自殺。
為什么一個青春美麗的少女,要選擇殘忍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對于她的家人而言,或許更準確地問題應該是:憑什么?
——你憑什么,可以擅自離我而去?憑什么,可以拋棄我們共同擁有的所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將我們所有人冷酷地隔絕于外?
自殺,總歸是件極度殘忍的事。這殘忍,不僅來自于掐斷個人生命力的任何可能性的決絕;也在于它殘酷地報復了與之密切相關聯的人,將愛與恨的糾葛,變成一個空谷,將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變成一種真空。
它會活生生地,逼瘋在世人。
這部小說,便是從這個線索開始寫起:
一個家庭如何被孩子的自殺逼瘋到分崩離析,一個將自我夢想寄托于少女生命的母親如何瘋狂地近乎絕望,一個缺乏勇氣的男人如何目睹甚至加速了家庭的崩塌,還有兩個活著的孩子如何看待與接受少女的離世。
起初的起初,這曾經也是一個由愛情構筑成的幸福家庭;
起初,他們的母親溫柔慈愛,他們的父親溫和儒雅,他們的童年天真爛漫別無二致。
尋常歲月,如若自始至終一如當初,也是歲月靜好地讓人艷羨;只是生活與戲劇,大多數時候會告訴我們另一種可能:就好像平靜的湖水總會蕩起波紋,就好像炎熱的沙漠暗夜里會變冷——
我們認為所有美好的事物,要在風雨洗歷中面目全非;
我們曾經篤定的那些信念,會被千錘百煉地重心不穩;
滄海會變桑田,湖泊變森林,我們以為短短幾十年的人生能夠享受的歲月靜好,往往都不知道是因為哪一步的失誤,之后竟然,步步皆輸。
那個年輕時因為自己的聰明與野心,追求獨立自由的女人,有一天竟然發現正是自己的野心與自負傷害了自己的女兒;
那個年輕時因為種族倍受欺凌,渴望融入人群的男人,有一天意識到真是對自己童年陰影的恐懼,釀就了孩子童年的陰影。
那一天,當男人從自己助教的床上爬起來往家走的時候,當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家庭多么令人絕望地分崩離析,他突然開始反問自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錯的?
從什么時候開始出錯的?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面對生活的時候,漸漸失去了年輕時的勇氣?
——年輕的時候我們相愛,即便婚姻不被祝福,卻仍舊熱烈而堅定地愛著對方,放棄自己人生的追求也毫無悔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厭倦了日復一日的尋常生活,我們厭倦了從彼此那里得到的尋常呵護,我們不再堅定地為愛情付出,甚至懷疑曾經為了真愛而結合的決定,究竟是不是正確?
——擁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如此真切地愛她,她的微笑是上帝贈予的最寶貴的禮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思考起她的未來,規劃起她的人生,并日復一日地,將她圈在自己的企圖與野心中,像豢養一頭小獸一樣將其看護在身邊?
——是從什么時候,我們開始無能為力面對自我身上的缺陷與不足;我們不再抗爭,在舒適的自我包容里下陷,同時更多地互相指責?
我們不知道。
"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你只是學會了如何得過且過而已",作者看起來挺溫柔的筆觸,寫起句子來卻殘酷無比。
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只是在得過且過,那么在這個故事中這對跨種族愛情結合的夫妻身上,得過且過帶來的傷害便可怕地被無限放大:
是的,他們十五六歲的最受寵愛的女兒,某一天深夜選擇投湖自殺結束自己了無生趣的命運。
她終止了同父母的對話,放棄了對這世界的期望,然后把連同父母、哥哥、妹妹一起的整個家庭,拋棄在因她的離席而突然制造出的真空中:關于她的人生與選擇,她一個字也沒有寫,一句話也沒有留。
——這空白太過顯眼,顯眼地仿佛是在所有人血紅的心口,狠狠地,開了一槍。露出一個慘白而空洞的槍口,無從補救。
美好的事情啊,要一直美好下去,可是不容易。
就好像所有虔誠的天真的期許,最后都會在現實生活中多多少少被篡改。
——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變成自己討厭的那一種人。 這墮落,實在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