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四個女孩大二住到一起時,就已經十分熟悉了,對彼此的性格也有所了解。選擇寢室時自由組合,可以說是非常滿意了。一起住了一年,越發覺得離不開彼此,也越發覺得每個人在寢室里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A平時不吭聲,但可以搞定所有小問題,關鍵時刻也能拿出主意;B說話非常在理,看上去一本正經十分嚴肅實則特別搞笑;C傻傻的很可愛,什么都不管,完全服從大家的安排;D婆婆媽媽,切實關心所有人。要說我們寢室,沒什么特別的地方,很普通,但有幾點最重要,那就是舒適,自在,和諧。大家嚴格每天輪流值日,管理好自己的區域衛生,每周一次大掃除,從不畏懼宿管部的突襲檢查,因為常態就是干凈,舒適就是第一準則。大家互不影響,每晚按時關燈,準時“消聲”,保證任何一個人的睡眠質量,偶爾周末夜里約在一起談天侃地。你需要時,寢室里每個人都在,你想做自己的事情時,寢室里好像就只有你自己,這就是自在吧。作為寢室長的我,其實沒有什么壓力,因為大家的相處模式都很相似,我一直堅持“有話直說”是女生相處的最重要的點,女孩作為十分敏感的生物,任何一點小小的矛盾不愉快都可能經過“胡思亂想”后被不斷放大,積怨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大家最開始在一起住的時候,就定下了“有話直說”的小原則。但是一些小小的不愉快說多了也沒意思,慢慢的互相包容也就更多了。
以上就是我們寢室的大致情況了,但像我們這樣一個普通的寢室,或逗比或溫馨,四個人待在20平米的小地方也會碰撞出一些很奇特的火花。
比如,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是寢室里唯一的單身狗。這一點也不尷尬,在每次夜談里,我反而成了她們的軍師,有道是“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為她們分析大局,審時度勢不亦樂乎。但是每次獨自吃飯的時候,想散步找不到人陪的時候,難免有一點哀傷。但大多數時候,她們玩都會帶上我,恰到好處不讓我感到孤單。然而,調侃我也成了她們的一大樂趣,“誰誰誰又不錯了,性格又很好啦,趕緊得啦”成了每次逃不開的話題。但是如果我真的有覺得不錯的了,她們又開始多方面考察,“那人不行,我覺得你們不合適,沒有什么上進心”......這時她們又成了我的軍師。或許這就是我一直單身的原因吧,這真是非常有趣。感謝你們的存在,讓我堅持做自己,更開心更向上。
比如,那一次,我第一次口頭把寢室稱作“家”的時候......小B給我打電話,問我在哪,我脫口而出,“在家啊”,她驚訝了一下,反應過來問到,“寢室嗎?”我才意識到,我在不知不覺中把寢室說成了家,傻傻笑一下“對啊”。好像一瞬間,大家的距離拉進了好多好多。我從心底把這個寢室看作了我的第二個家。寢室作為家,它起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照顧好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保障每個人的人身安全。只身一人離家千里,生活在一個不太安全的城市,有親密如家人的朋友,能在緊急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顯得十分必要。室友理所應當挑起這個擔子:夜里太晚不回寢室,寢室長的電話就會開始狂轟濫炸;周末要出行得交代好去處和同行的人,并留下同行人的電話;生病去醫院,必須得有個人陪著去,跑腿繳費取藥,回來了叮囑記得吃藥;久了不運動,不吃水果,不上自習也得有人嘮叨兩句;互相交換父母的微信號,加上后好像自己和這里的聯系又多了一點......想著寢室里有個人在等著自己回去就覺得很滿足,回到寢室總惦念著有人回來很覺得有牽掛。記得我上學期接了一個家教,人生地不熟,對方什么樣也不知道,正在去的公交車上各種想象的場景滿天飛時,小C在寢室群里說“快把你家教的準確地址,那家人的電話發過來,萬一聯系不到你了也好有個地方找”。把這些消息發在寢室群后,安心了很多。
我們四個女孩來自天南海北,萍水相逢的路人有很多,要多大的緣分才能在一個小小的宿舍里一起住三年,畢業之后各奔東西,很難說多久能夠見一次面。所以大家越發珍惜朝夕相伴的每一天,舒適自在地過每一天。我為認識這三個女孩而感到慶幸,幸福。
我不是一個擅長寫作的人,但就想堅持把我們寢室的事寫下來,它的存在簡單平凡,讓我心安。我從來沒有當面對她們表達過我的愛,也沒有對她們說過一聲謝謝,我不是一個心思細膩嬌柔矯情的人,想說的話都在心里,想表達的感情也都在這篇小故事里,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