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舅舅,占據(jù)我心中爸爸的地位。我從小害怕他,覺得他很嚴肅。而我家女兒卻和舅公最親。去年高考結束以后,買好高鐵票,到老家陪伴舅公、舅婆,干了幾天農(nóng)活,帶回一大袋子:自己摘的玉米、青瓜,到地里挖的紅薯。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在醫(yī)院上班,舅公剛退休,每天接送孫子、孫女。中午12點放學,11:40就開車到學校門口老地方,風雨不改。女兒最懷念車上的糖、餅、瓜子……,只要是舅公給他們準備的,都好喜歡,高高興興的跑到老地方,坐上車,跟舅公分享學校趣事。
跟姐弟倆談起舅公:舅公小時候很苦,十幾歲的時候爸爸就走啦!太婆帶三個孩子,常常受人欺負,所以立志要讀書。學習成績很好,村子只有一人考上縣一中。家里實在太窮,為了吃上飽飯,上高二時就選擇去當兵,在部隊遇上李政委,倆人像父子,現(xiàn)在老人家都高壽,一個73歲,一個96歲。
舅公本來長的矮小,到部隊后吃飽、穿暖,二十歲串到一米七八,家里窮,沒姑娘看得上。舅婆當時在隔壁村子,家里排行老二,看的舅公回家探親,竟悄悄喜歡上他,我們現(xiàn)在都開玩笑,最有眼光的非舅婆莫屬。
舅公最擅長的是打籃球,年輕的時候帶我們打球,現(xiàn)在還教你們打球。
為了改善生活,舅公曾跟朋友合伙開養(yǎng)鴨場,我們到水里摸鴨蛋、網(wǎng)魚、抓鴨子到市場買,起早貪黑的,沒攢到什么錢,最后還給朋友坑啦!
舅公文章寫得很好,工作認真負責,得到很多晉升的機會,但一生清貧,交友無數(shù)。
退休后,孫子、孫女都上初中,覺得自己的使命完成,和舅婆回到清遠老家,落葉歸根,告老還鄉(xiāng)。回鄉(xiāng)四年,滿園青菜、瓜果。別家不耕種的稻田,請人給插秧、收割,稻谷滿倉。還常常得意的炫耀,自己是三軍司令:雞、鵝、鴨,部隊高達2百多號,常年往城里輸送農(nóng)產(chǎn)品,飯桌上常說:這是舅公種的,舅公養(yǎng)的,有機產(chǎn)品,吃多點哦!
常常擔心兩老辛苦,電話總叮囑不要種太多東西。但舅公總自豪的說:你們放心,我們不累,干活當娛樂,身體棒棒的!
女兒:舅公真?zhèn)ゴ螅⌒率兰o的農(nóng)民爺爺!
農(nóng)歷十月初一是舅舅的七十三歲大壽,今年表姐給舅舅帶上“皇冠”,第一次帶上“皇冠”,場面溫馨!和孩子們一起祝福舅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