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08 月 23 日
青青河畔草
來源:《漢詩精華二百首》
作者:[漢]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1園中柳。盈盈2樓上女,皎皎3當(dāng)窗牖4。娥娥5紅粉妝6,纖纖7出素手8。昔9為倡家女10,今為蕩子11婦12。蕩子行不歸,空床13難獨守。
注釋:
1.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2.盈盈:這里形容體態(tài)豐滿。
3.皎皎:形容樓上婦女肌膚白皙,容光奪目。
4.當(dāng)窗牖:對著窗戶。
5.娥娥:形容女子美麗。
6.紅粉妝:涂脂抹粉,化妝濃艷。
7.纖纖:形容手指柔美。
8.出素手:露出潔白的手。
9.昔:從前,指結(jié)婚之前。
10.倡家女:倡伎人家女子。漢代歌舞雜技等表演娛樂人員都稱倡、倡優(yōu),視為賤民。樂伎、倡女獻藝不賣身,不同于后世的妓女。
11.蕩子:離家不歸、四岀游蕩的游子,這里指詩中婦女的丈夫。
12.婦:媳婦,妻。
13.空床:指獨宿。
賞析:
本詩歌詠一位倡伎人家女子不幸的婚姻歸宿。舊說往往認為作者有諷刺這位婦女的含意,然而試讀前六句,六個疊詞——“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纖纖”,襯托出大好春光中的一位容光艷麗的婦女,作者是同情贊美,還是諷刺嘲弄,不言自明。后四句說明她的身世遭遇,即婚姻歸宿。出身低賤、所托不賢,歸宿不幸,因而對她的春閨曠怨充滿理解和同情。如果說這詩有所諷刺,恰恰是針對蕩子的不義,針對世俗的偏見。這首五言抒情詩實際是用第三人稱的敘述來抒發(fā)對詩中女子的贊美和同情,具有鮮明的敘事性質(zhì)和鋪敘形容的表現(xiàn)手法,且在流傳中經(jīng)過不斷加工潤色,其結(jié)構(gòu)布局、語言風(fēng)格都日趨精美、圓融。
參考:
倪其心編著《漢詩精華二百首》,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194—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