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一,照例在晨間日記中填上參加學校家長沙龍。家長沙龍模式一周專家講授,一周讀書會。讀書會是由我主持的。誤以為今天老師會來校補上次缺課,所以沒做準備。
查看手機信息,收到學校七年級家委會家長的分享請求。一直得到七年級家長的肯定和期許,不能讓家長朋友們白來一趟。雖沒準備,但這兩周讀書,學習時間管理還是很有感觸的。群里分享了我的書目,家長也感興趣,那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一個番茄種的時間搞定分享提綱。
分享主題:如何過一天,就是如何過一生(夢想清單)
“時間管理”這詞,現在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認可,也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普遍的認識,時間管理就是預先列好計劃,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執行。我從去年6月開始晨間日記,每天吃三只青蛙(三件要事),N條蝌蚪(微習慣,技能培養)。起初成效明顯,每天完成了小目標,一段時間積累了小成就。但問題來了,每天疲于奔命于各項任務中,時常任務沒完成,而產生急躁和焦慮。這不是我時間管理的初衷。
之前
現在
關于時間管理,我讀過三本書,先說第一本《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每天記錄時間的開銷,每件事做事的用時時間精確到秒,26歲開始,了56年,一生學術碩果累累。我自感是普通人,這種苦逼嚴苛的自律,難以做到。但我可以仰慕他,作為自己的精神力量。
第二本,上禮拜讀的《善用時間》,用系統管理自己,清單管理。清空大腦,然后一步步按照設定的路線去執行。要事優先的原則,事件分四個象限: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下載了書中提到的軟件學習,在現實生活工作中很有指導性。先嚴格從番茄鐘記時工作開始,但還會被突發事件打亂節奏,所以在努力收集要做的事,整理中。
昨天聽了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接受了些新觀念。1、關注時間的停頓點(放下習慣性動作、停下來好好思考??、有意識選擇下一步)2、管理心里能量(隨事情的難易波動、根據大腦??狀態工作)3、理解你的注意力(允許走神、覺察注意力、讓腦子飛一會)4、掌握飲食和運動(輕量運動、少食多餐)5、讓環境服務于你(避開意外噪聲、藍白光有利于專注、昏暗的燈光有助于創作。
以上三法分別是對人角度,對事的角度和對身體的效能的角度高效利用時間。方法學習到了,那只有行動之后才是真正的學習。畫出我們的人生八大平衡點,每項找出3點可以為之實現做到的事,這既是清空我們的大腦,幫助我們找到了我們想做的事,想要的人生。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把八大平衡制作成視覺化的目標九宮格,并且公示(公眾的承諾),張貼于顯眼處(激勵自己)。最后就是落實,把我們3個月重要的事情列計劃清單,并且有天計劃,周計劃,月計劃,隨之有(天、周、月、年)檢視。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要想克服我們的懈怠,必須抱團成長,加入高能量的社群,每天上傳計劃執行,相互鼓勵督促,陪伴式成長?
一學期快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家長朋友們的陪伴學習,感謝大家的信任,讓我有機會輸出式學習。
讓我們在一起見證自己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