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公眾號:三點一彎鉤
???01
一次心理沙龍上,不知誰起的頭,聊起了親密關系。
這話頭就猶如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場面就變得難以收拾。
剛剛結婚不久的小文開始將婚姻生活的不如意一吐為快,說著說著,她哭起來,不停地重復:婚前他不是這樣的,婚前他不是這樣的……
現場有結婚好幾年的女人說:婚姻就是不斷磨合的過程,將來總會好的。
也有結婚一二十年的大姐:等你到了我們這個歲數,就沒有什么期待了,那時候就不會覺得苦,大家隨便吧。
更有離婚的女強人:女人就是要自立,你根本不需要男人知道嗎……
一時間,小小的活動室交錯著不同的婚姻觀、人生觀、價值觀,每個人都立于自我閱歷表達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經驗。
讓人頗為遺憾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表達,親密關系是多么甜蜜和完美,多么令人陶醉。最正面的一個發言是位正在戀愛期的女孩:我覺得還行,還可以接受,雖然他確實有很多缺點……
仔細想想,我們曾經一度以為的神仙眷侶,前有文章馬伊琍,后有白百合陳羽凡,乃至李小璐賈乃亮……都未能經受時間的考驗,破碎的破碎,分手的分手。
親密關系出了什么毛病?
???02
這一切樣本也許不能代表所有女性,但很可能也反映了現實:親密關系,就是不完美的,是注定會令人失望的。
痛苦來自失望,失望來自期待。那么,在親密關系里,我們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法國心理學家拉康對此有著一針見血的洞見:期待向母體的回歸。
母親的子宮是我們的伊甸園,那里的愛是完美的,是絕對的。我們一出生,變失去了與母親一體的極樂感,失樂園在心理上造成了最原始的空洞,這份空洞,吸引著我們一生不斷尋求愛。
我們期待完美的、絕對的、沒有任何條件的愛。
另一方面,我們求愛的對象自然而然地,會轉向到他人或他物。以物為求愛對象的極端就是“購物狂”,感覺買多少都不夠,不可抑制地要買買買。
以人為求愛對象也好不到哪里去。衣服、電子產品不會頂嘴,但人會。這是因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不可避免的帶有創傷。何況,每個人都在尋求自己的那份愛,都關心自己有沒有得到那樣完美的愛,你都沒有滿足他,又怎么能指望對方先來滿足你呢?
泰國有一部電影叫《永恒》。主人公尚孟從小被叔叔收養,畢業后到叔叔的林場工作。在此期間,與叔叔的情人玉帕蒂互生好感,終于突破底線。被發現后,盛怒的叔叔決定給他們永恒,用大鐵鏈把兩人永遠鎖在一起。
尚孟和玉帕蒂以為再也不會分開了。鎖鏈是聯結,卻也是束縛,一個想向左走,一個想向右走。漸漸的,他們互相憎惡起來,但鎖鏈卻無法斬斷。直到玉帕蒂死去,尚孟仍然無法離開,最終成為深夜里痛苦嘶吼的精神病人。
我們企圖在一個不完美的東西上尋求完美,希望緊緊鎖住彼此,讓對方按我們的設想行動。可這正如緣木求魚,會把一部你以為的浪漫愛情片,變成一部恐怖故事。
???03
美國心理學家、療愈大師約翰·威爾伍德對此有一句總結: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系。
人的不完美,注定了關系的不完美。
而人的不完美,來自不完美的撫養。小時候我們一切依賴父母,接受父母的悉心照顧,于是內心形成了一個“好媽媽”的形象。但要知道,沒有任何父母會像孩子設想的那樣去行動,因此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感覺到挫折、被忽視、受傷害。那個對我們“下毒手”的人便形成為心中的“壞媽媽”形象。
我們內心兩個分裂的形象會投射到現實之中。
我的朋友黃女士出生書香世家,可謂知書達理的典范。有次坐她的車,在拐彎的時候被一輛車子別了一下。黃女士突然一腳油門,超車上去直接停在了那輛車的前面,也不走,也不說話,就停在路中間。
這讓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怒路癥”的根源,不就是心中那個“可惡的人”投射到一個可能無意中影響到我們的人身上么?
一個過路的司機都能引起我們憤怒的投射,何況要長期相處的另一半。
每當另一半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行動,這個機制便自動運轉起來:將“可惡的人”投射到對方身上,心理創傷被激活,展開防御機制,評判、責怪、抱怨對方——全是你的錯,以此保護自己,避免感受沒有被愛而引起的痛苦和恐懼。
我們不知道,這痛苦和恐懼原本便已經扎根于心里,與對方毫無關系。
???04
身為男人,我最終沒有參與這場女人間的討論。那樣激烈的情緒下,我害怕成為眾矢之的。
但同為一個不完美的人,我并不像他們一樣感到失望。我們仍然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操作:
第一步,便是認清關系的真相,放下對完美關系的執著。畢竟,我們真正要的,是完美的愛,而非完美的關系。當我們能夠深深理解到,對方也如我們一樣,不夠完美,需要被愛,并被過去深深傷害的時候,我們便能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此刻,我們也就能像馬丁布伯所說,從“我與它”的關系轉變為“我與你”的關系。不再有誰是對方索取愛的工具,大家都是平等的、相愛的人。
第二步,讓每一次關系里的受苦都有意義。柴靜的《看見》曾說,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每一次痛苦都是在提醒我們,這里有一道創傷還未曾解決,感謝有你,讓這道舊傷得以呈現。如此,我們才能因為這苦痛,一步步趨近完美的愛。
第三步,用完美的愛去擁抱不完美的關系。如果能夠反復去關照內心,我們終將發現,最完美的愛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關系是海浪,潮起潮落,起起伏伏,愛是海底,那深邃的平靜。不管海浪如何洶涌,海底從未激起波瀾。
親愛的,如果你此刻正在痛苦,請輕聲對自己說: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