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小學生如果請假,肯定是鬧著媽媽串親戚去了;初一的請假,八成是吃肉皮去了(喝喜酒的意思);初二的要請假,當然是幫爺爺換面啦(在家干活的意思);初三的嘛,百分百的生病嘍……
這就是我的那些學生!
閑暇的周末,打掃房間,翻到了那張泛黃的“約定”,清晰地刻下這些字,還記得嗎?我們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晝伏夜出的“姚明”,睡病了的“杜平”,一直瞪著你的“董向陽”,憤青的“楊成福”,天天吵著放假的“王克克”,一副可憐相的“張一劍”,吵死人的八年級……
? ? ? ? ? ? ? ? ? ——祭奠我們的“100分補習班”
一、懵懂的沖動
我這里天又亮起了,你那里呢?我這里朦朧掙扎著,撕扯一宿懶惰,灑拋兩年弱挫,牽系三星殘夢,淚眼婆娑……
而那你呢?掙脫記憶的枷鎖,放飛惆悵的心窩!畫面定格在那個五一前的周末,快要結束大一生活的我們,因為兼職賺點外快的原因,進行著約定的聚餐。
記得一定是陽光明媚吧,微風輕撫著我那剛剛燙卷的發,穎和嫚還穿著一樣的T恤衫,我們手挽著手,義正言辭的秉持著“扶墻進,扶墻出”的忠實理念,趾高氣昂地走進“傣妹”火鍋店。那是我們最喜歡的一家店,只有在重大事情的時候才會將聚餐約定在此,許是因為通過了四級?疑惑拿到一等獎學金?終歸不是有誰脫單的,反正記不大清了。
“我們也開個火鍋店吧,傣妹真是太火了,每次來都吃不夠!”這其實不是小麥第一次說,但依舊被我們一遍遍奚落,然后是許久的沉默。
“我最近在輔導班兼職,要不然我們在家鄉,辦個補習班吧?”嫚打破了這許久的沉默。
好呀!不記得后來還聊了什么,只記得是確定要辦補習班的,甚至都沒有分工,也沒有考慮招生、教學、師資等問題,青春嘛,什么都不怕,那是最懵懂的沖動!
二、默契的團隊
我在五一兼職做促銷員的時候,滿大街都是宣傳單和海報,我們也摸索了幾天PS,制作了兩份海報、一份彩色宣傳頁。 嫚還從多角度分析著農村市場的空白點,寫了一本十來頁的策劃案,已備忽悠某些督查單位。桌子板凳是從穎的拐彎抹角親戚家的一個村莊的廢棄學校里借來的,我們同時聯系鄉鎮的學校,了解學生假期動態及鄉鎮目前補習班現狀。而師資力量是完全不用擔心的,僅需招個理科男而已。
我們最終在那個快放暑假的端午節風塵仆仆的回家了,在我們鄉鎮中學旁邊租了四間房子當教室,還有一個大標間做宿舍。炫麗多彩的海報在中小學門口、鄉鎮主街道干線肆意奔放,彩色的宣傳頁飛進周圍村莊的大小巷,還有我們大紅色的條幅“100分補習班歡迎您”在租房的正門口隨風飄揚……
要怎么形容那份喜悅?揚起的嘴角已太單調,潔白的牙齒亮了眉梢,爽朗朗的笑呵呵是最美的炫耀!哪怕我們要從可憐的生活費里擠出一些宣傳經費,哪怕放棄最舒服的周末懶覺,即使是安排好的休閑旅游,又有什么關系?
那一刻,才明白,有一種友誼叫團隊,這團隊因為夢想而默契!
三、沉默的堅持
端午節的那次宣傳寄托著我們無限的希望,再回大學便迎來了期末考試,而放假的當天晚上我們就趕夜車回家了,半夜一點多到家并沒有影響第二天四點多的早起。
我清楚的記得那次的陰雨綿綿,我們穿上整齊的工作服,佩戴工作證,喜氣洋洋的跑到辦公地點,一路上幻想著該有多少小學生來報名……
但事實是這樣的:我們大紅色的條幅不知去向,炫麗的海報甩滿泥濘,記憶中熱鬧非凡的大街小巷清冷冷的無人問津。以為的可愛的孩子們滿大街嬉鬧,不過是我們的異想天開,雖然我們最終也沒有找到那紅彤彤的條幅,但還是拉起了桌子,擺上“報名處”。
連著一周的淅淅瀝瀝,澆滅了驕陽似火的灼熱,也將我們興高采烈的希望沖刷的看不清痕跡。那五天偶有學生過來問問,卻終是沒有人報名的。就連我們招來的理科男都忍不住問:“這補習班還能辦嗎?”
“沒事兒,再等等,可能是下雨天冷,懶得出門。”我們強忍著那份堅持。
是的,再等等,我們沉默的堅持著,那時的青春真灑脫,有大把的時光任意揮霍,何況再堅持一下下呢。
或許真的就是天氣的原因,就在陰雨漸晴的第七天,太陽公公暖暖的撫慰著我們的臉,有兩個小朋友就跑來咨詢“補習班”,然后那天的街道,也瞬間像炸開了鍋似的,人群便開始熙熙攘攘了。只那一天,就招收了80多個學生,遠超鄉鎮其他的六個補習班。我們晚上還特別給自己獎勵了大雞腿,感覺老美了。
我們總共招了108位學生,依各年級報名數量,結合實際情況,小學生安排兩個班,七、八、九年級各一個,共5個班級,每個老師負責1個班級,但課程卻是合理調配的。因為我剛燙完頭發稍顯成熟以及身高的原因,我負責九年級,可憐我們班68位學生,都是即將面臨中考的莘莘學子,當然也有一些被家長逼著來補習的調皮搗蛋鬼。
穎和嫚因專業的原因負責小學生的全部課程,初中的數理化全權交給理科男,剛過六級的小麥自然是包攬英語,而我則是初中的語文和作文……
四、半個暑期的驚喜
兩個月的暑期,我們招生了十天,補習了一個月,那個夏天的后來幾乎沒有下過雨。每天例行的早起,從6:20的晨讀到20:30的晚自習,甚至周六也有“一對一”特補。似乎忘記了在大學里為了多睡一分鐘,讓室友簽到的掩飾,也忘了為看一場電影不惜逃課的霸氣。
那半個暑期,有倆人爭著給俺煮面,只為對比把雞蛋炒一下和直接打蛋花的味道差距;
那半個暑期,有爸媽遠隔千里,一天幾個電話多番詢問解剖分析,精神物質的鼓舞激勵;
那半個暑期,有爺奶緩慢拉著舊板車,把左鄰右舍借來的板凳,將已經破損的椅子代替;
那半個暑期,有姐們兒給我補過因為整理宣傳方案而錯過的生日,一大桌佳肴美味的幸福甜蜜;
那半個暑期,有太多太多的驚喜……
那些驚喜,一樁樁一幕幕都洶涌在心底!我只嘆,這紙張太小,小到我那些千言萬語只能一滴滴抹去,我再嘆,這張紙太大,大到縱是千卷萬卷,也只是那一卷里有我們的努力!
而那一卷努力竟是越來越清晰,就在補習結束的倒數第二天,我按原計劃來到九年級教室,穿著我們枚紅色的T恤制服,淡藍色牛仔褲,坡跟的夏涼鞋,微燙的卷發高高豎起。像平常一樣踏進教室,倏然間,掌聲一片……這幫調皮的孩子,我當然不是第一次應對,剛想擺上一副嚴師的模樣,“老師,教我們唱歌!”班長的一聲呼喊打亂我的思緒。
“我吃午飯的時候聽到老師唱歌啦。”有人應和著。
“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淚和閃電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即使再小的船也能遠航……”我記得是羽泉的《奔跑》,在補習班結束的時刻,響徹在我們耳畔,就像我們小小的夢想,即使再小也能遠航。
當我在后來的教師節收到學生寄來的賀卡祝福,當我在相冊里看到柳河邊108位學生的倩影。我明白,我們曾經奔跑著,自由的,猖狂的,那些青春最憧憬的夢想瘋長著!
五、心系一方覺醒
任歲月淡了歡聚,淡不了同甘共苦的情誼;任離別干了言語,干不了熱血青春的贊曲。
現在的我們天各一方,清一色的寫字樓,車水馬龍的十字街口,是否你也如我這般,猛然間,想起那段記憶猶新的青澀歲月?雖然我們只在大學的時候辦了兩個暑期,雖然現在的我們從事著完全和專業不著調的工作,但那半個暑期的每一天都讓我記憶猶新。
當飛躍的鍵盤定格在指尖;當繁華的都市雕刻著不堪;當霓虹的閃爍模糊了視線。誰在這里輕捻?捻拾奮斗的碎片;誰在這里期盼?期盼夢想叩醒黎明的昏暗。我且不管!我才不管!我只聽到內心最真實的吶喊:她說,打一通電話,再把沖動的青春牽掛;她說,蓋一紙郵戳,再把模糊的夢想描畫。對呀,就把這份“記憶猶新”鐫刻心窩吧,讓我心系這一方覺醒。
多么慶幸,我們攜手走過。走過,就快樂。快樂,才開闊。開闊,那是青春最無悔的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