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17期“光”專題活動。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的口號在我每個學校的食堂里都有。從小我們就被教育“粒粒皆辛苦”,上學時比賽吃飯,看誰吃得又快又干凈。
依稀記得小學第一頓午飯是雞蛋炒西紅柿。夏天一幫孩子擠在餐廳里吃飯,沒有電扇,加上剛盛出來的西紅柿很燙,最后沒吃多少就倒了。后來發現這道菜是食堂做的最好吃的,以后的每次雞蛋西紅柿都不會浪費。
許是食堂的飯確實不好吃,被倒掉的飯越來越多。老師很生氣,總是說倒飯就是浪費糧食,浪費糧食就是道德品質敗壞。但是有時實在吃不下去,也不管什么道德品質了。
終于我小學畢業了,升入初中才發現小學的食堂就是人間美味。我總和別人說如果初中的伙食能達到小學的一半水平,我還能長高至少五厘米。
初中三年晚上的白菜湯就不說了,后來已經麻痹了,反正現在我是沒的吃了才會吃白菜。至于饅頭,如果把底部掰下來,能當個飛盤用。所以每次晚飯都只拿兩個饅頭,兩個饅頭底部都要掰下去,剩下差不多有一個。
有一天老師看著餐桌上一塊塊被掰下來的饅頭,很是生氣。挑了饅頭最多的一個桌子,走過去先是憤怒地批評了他們氣得老師面紅耳赤,接著猛地拿起油污的桌子上的饅頭直接塞到了嘴里,連帶著怨氣一起嚼碎咽下。
看著老師那個樣子也會有些不忍,但是如果不是吃不下去,誰也不會浪費。與其老師和學生在這生氣,不如讓食堂想想辦法怎么把飯做的可以下咽。
我對于初中沒有太多的情感,大部分原因來自于食堂,所以初中畢業后我希望我的高中可以讓我吃的別太難以下咽。
高中的食堂終于有所改善了,伙食費不像以前那樣每次交一個月的,而是每頓飯吃多少就花多少,花不完的錢還可以自己存下來,所以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浪費。也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不再是每頓飯只有一個菜,愛吃不吃了。
工作后由于自己賺錢,意識到錢難賺,所以會下意識的珍惜糧食。尤其是在看完《種地吧》之后,無論是看到糧食的種植過程還是節目里他們對于糧食的珍惜,都讓我更加認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畢竟那年太苦了。
現在對于我們來說吃飽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了,有時甚至忘了挨餓的時候。看到那些吃幾口就被扔掉的飯,我就會想到它們最初的樣子,但我也不會去阻止這樣的浪費。畢竟“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只能是自己對自己的約束。那么以后就約束自己,減少不必要的浪費。